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全文搜索
商品名
作者
出版社
ISBN
高級搜索
首頁
熱點銷售
暢銷排行
每週排行
每月排行
最近浏覽的商品
请选择排序方式:
类别
版别
出版年月↓
折扣↓
定价↓
共有
12
个搜索结果 共有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页
转到第
页
明清社會和禮儀/新史學&多元對話系列
所属分类:
歷史.地理
>>
歷史
>>
中國史
作者:
科大衛
出版社:
北京師大
丛书项:
新史學&多元對話系列
科大衛著的這本《明清社會和禮儀》客觀地記錄 了一些可觀察的地方禮儀傳統的表達(也可稱之為「 有意義的禮儀標籤」),這些標籤包括同地方宗教和 祖先祭祀緊密聯繫的文字傳統、地方神祗的故事、村 民自己或和尚道士所演繹的鄉村儀式、建築的特徵等 ,並重構了這些禮儀所應用到的地方制度的歷史。通 過個案研究,對於統一的中國社會進行了詳細的論證 ,重建了地方社會如何獲取及認同自身特性的歷史, 以及地方社會如何接受並整合到一個大一統的文化的 歷史,展現了中國社會的獨特性和複雜性。
人民幣:
RMB 68.00
元 售价:
NT$ 272.00
元
走出五代(十世紀藩鎮研究)/新史學&多元對話系列
所属分类:
歷史.地理
>>
歷史
>>
中國史
作者:
閆建飛|責編:封龍//馮珺
出版社:
四川人民
丛书项:
新史學&多元對話系列
「走出五代」是宋初政治 體制調整的核心關切,對藩 鎮的措置是其中重要一環。 討論宋初的藩鎮政策,須回 溯到唐末五代,將其置於整 個十世紀的政治社會變動中 進行理解。本書從「方鎮為 國」的視角探討了五代王朝 建國道路的異同,梳理了「 藩鎮州郡化」諸項措施的淵 源流變,勾勒出「藩鎮時代」 的地方政治人群活動,重繪 了十世紀藩鎮的多重面向, 藉此呈現宋初「走出五代」的 歷史過程,並就十世紀地方 行政的調整對宋代乃至中國 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意義做 了回答。
人民幣:
RMB 85.00
元 售价:
NT$ 340.00
元
紛紜萬端(近代中國的思想與社會)/新史學&多元對話系列
所属分类:
歷史.地理
>>
歷史
>>
中國史
作者:
沈松僑|責編:項瑋
出版社:
上海人民
丛书项:
新史學&多元對話系列
胡適倡導文學改良, 章士釗代表「五四的另一 面」,進步主義和保守主 義精英們有著怎樣的復調 構想? 從「中國的一日」到「一 日的中國」,1930年代的 生活敘事,透露出大眾怎 樣的國家認同? 一個盤踞土匪、列強 、豪紳、軍閥的宛西世界 里,為了「活著」,各色生 民又展開了哪些博弈與突 圍? 多學科視角解讀近代 中國的風雨如晦,細看巨 變之下的思想爭鋒、區域 社會與身份認同。
人民幣:
RMB 98.00
元 售价:
NT$ 392.00
元
我們太缺一門叫生命的學問/中華誦經典誦讀行動名師對話系列
所属分类:
歷史.地理
>>
歷史
>>
中國史
作者:
薛仁明//王肖|責編:李猛
出版社:
中華書局
丛书项:
中華誦經典誦讀行動名師對話系列
中國人談學問,談來談 去就一件事,叫生命的學問 。今天我們的整個教育裡面 恰恰就是缺了這一塊,就是 沒有人在談生命的學問,即 使是在大學裡面談文史哲, 在大學裡面談儒釋道,談了 半天,也沒有辦法直接讓你 把你整個人的生命狀態給調 整。因為整個大學裡面在談 文史哲、談儒釋道,都是用 西方的概念來談。 中國人生命學問的根本 ,準確地講,就是格物致知 。格者,來也;物者,對象 也。所謂「格物」,就是你跟 這個物已經無別、沒有隔閡 。 本書以問答體來呈現台 灣學人薛仁明對兩岸傳統文 化現狀的認知、思考與理解 ,並從傳統文化實踐者的角 度談禮樂重建與現實困境, 從為人之父的角度談傳統文 化的相續相接以及家族倫理 等,從各種文化現象中品評 躁鬱時代中的文化回歸與文 化自信。
人民幣:
RMB 50.00
元 售价:
NT$ 200.00
元
我們太缺一門叫生命的學問/中華誦經典誦讀行動名師對話系列
所属分类:
歷史.地理
>>
歷史
>>
中國史
作者:
薛仁明//王肖|責編:李猛
出版社:
中華書局
丛书项:
中華誦經典誦讀行動名師對話系列
本書是台灣知名學者薛 仁明與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記 者王肖關於生命學問與國學 教育的對談錄。 薛仁明自述是作者、講 者、行者,更是中國文化的 踐行者,他聚焦于兩岸中國 文化的發展以及個人的生命 實感,不空談概念,不販賣 知識;因為踐行,所以他深 受其益,在周遭浮躁之下依 然安然自在。 談中國文化,一定要和 我們的生命產生聯繫,這樣 才會真正有根基。薛仁明從 傳統文化實踐者的角度談禮 樂重建與現實困境,從為人 之父的角度談傳統文化的相 續相接以及家族倫理,從各 種文化現象中品評躁鬱時代 中的文化回歸與文化自信。 同時關注傳統文化對大眾的 深厚影響,傳統價值觀念在 現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全 球信息化時代對傳統文化的 影響等,激活中國人的傳統 文化基因,恢復我們的生命 、生活與歷史、祖先、天地 萬物的傳統聯繫,找尋一種 身心的歸宿感和一種屬於中 國人自己的生命氣象。
人民幣:
RMB 42.00
元 售价:
NT$ 168.00
元
井邑無衣冠(地方視野下的唐代精英與社會)/新史學&多元對話系列
所属分类:
歷史.地理
>>
歷史
>>
中國史
作者:
周鼎|責編:葛天
出版社:
四川人民
丛书项:
新史學&多元對話系列
隋唐之際,士人階層從 鄉里關係中脫嵌而出,世代 著籍、營葬兩京,成為「中 央化」的官僚家族。隨著鄉 里語境的消解,在官修史書 撰述中,「地方」的歷史世界 也趨於黯淡。本書活用筆記 小說與出土墓誌等史料,著 力勾勒出如下歷史圖景:中 唐以降,在仕途競逐與家庭 生計的雙重壓力下,大批士 人轉而從兩京遷徙、僑居地 方州縣,經營地方重新成為 其生活世界的重心。圍繞藩 鎮體制下的資源再分配,僑 寓士人與地方人群展開激烈 博弈,而唐宋之際的精英轉 型、鄉里秩序重構等歷史命 題,也可置於這一歷史脈絡 下重新理解。
人民幣:
RMB 85.00
元 售价:
NT$ 340.00
元
拉祜族史話/雲南史話世居少數民族系列
所属分类:
歷史.地理
>>
歷史
>>
中國史
作者:
編者:龍麟|責編:梁爽
出版社:
雲南人民
丛书项:
雲南史話世居少數民族系列
《拉祜族史話》以歷 史文化為載體,以歷史事 實為依據,通過對拉祜族 真實歷史故事的講述,再 現拉祜族在不同歷史階段 、地理環境和氣候變化條 件下,民族生存發展的文 化痕跡。本書盡可能地帶 給我們許多拉祜族關於人 類發展的生命信息,可以 幫助我們去解讀、探索、 認知拉祜族甚至人類生命 、思想發展的歷程。
人民幣:
RMB 38.00
元 售价:
NT$ 152.00
元
傈僳族史話/雲南史話世居少數民族系列
所属分类:
歷史.地理
>>
歷史
>>
中國史
作者:
編者:斯陸益//左玉堂|責編:歐燕
出版社:
雲南人民
丛书项:
雲南史話世居少數民族系列
本書從各個層面、各個 角度簡明扼要地概括、勾勒 和描述傈僳族悠久的歷史文 化。因此,《傈僳族史話》 分傈僳族地理、族源族稱、 光輝的歷史、生產生活習性 與信仰風俗、自然曆法與節 慶節日、語言文字、文學藝 術、社會主義時期的傈僳族 等8章,企求全方位展示傈 僳族歷史文化概貌。
人民幣:
RMB 38.00
元 售价:
NT$ 152.00
元
閑話古城雷州/嶺南新語書系
所属分类:
歷史.地理
>>
歷史
>>
中國史
作者:
蔡瑞葉|責編:陳焱
出版社:
南方日報
丛书项:
嶺南新語書系
本書主要描述嶺南古城 雷州的歷史文化和生活百態 ,同時穿插了作者與這座城 市之間的故事,表達了作者 對家鄉的熱愛與期待。作者 以年輕新銳的眼界,以個人 與古城共同成長的過程為主 線,以對歷史負責的態度講 述古城的故事,描繪古城在 歷史更替中形成今日之面貌 的源流。展示了這座「嶺南 古郡、海北奇觀」古城的風 俗之美、人文之美與旖旎風 光。全書文筆生動、富有情 懷,可以幫助年輕讀者留住 歷史記憶、記住文化鄉愁。
人民幣:
RMB 48.00
元 售价:
NT$ 192.00
元
嶺南古郡(青史悠悠話蒼梧)/八桂文化大觀溯源系列
所属分类:
歷史.地理
>>
歷史
>>
中國史
作者:
李俊康//曾強|主編:陳梧生//李俊康
出版社:
廣西人民
丛书项:
八桂文化大觀溯源系列
《嶺南古郡——青史悠悠話蒼梧》的貢獻,首先是對蒼梧族群及文化 作了系統全面的闡述。其次,該書論述了蒼梧文化的內涵及其相關文化概 念。第三,論述了蒼梧族群的歷史遷徙路線及漢代蒼梧郡廣信縣的治所地 。作者李俊康、曾強兩人長期生活在梧州,對蒼梧大地周遭的山山水水十 分熟悉,並牽頭組織有關課題組人員,踏遍「蒼梧之野」的粵、湘、桂三 省區相交會的梧州、賀州及永州、封開等多處地方,考察調研,採訪座談 ,翻閱古籍,並在實地拍攝了大量照片,經過多年的研究思考和寫作,最 終完成了《嶺南古郡——青史悠悠話蒼梧》這部填補蒼梧文化空白的著作 。該書還具有資料翔實、圖文並茂、通俗易懂的特點。作為圖文書籍,該 書收集並刊發了不少珍貴照片,其中不少是首次公開發表,為該書增色不 少。 《嶺南古郡——青史悠悠話蒼梧》首次專門研究蒼梧,科學地提出和 分析了蒼梧族群及其文化,讓人們對八桂族群及文化有了一個更為完整和 系統的認識,填補了長期以來我們在八桂文化研究中的一個空白,實屬難 能可貴。
人民幣:
RMB 38.00
元 售价:
NT$ 152.00
元
九流並美--新文化運動與新子學話語體系的生成/中國現代化思想史研究叢書
所属分类:
歷史.地理
>>
歷史
>>
中國史
作者:
何愛國|責編:安斌
出版社:
吉林大學
丛书项:
中國現代化思想史研究叢書
本書致力於探討新文 化運動對新子學話語體系 的建構。新文化運動是一 場對傳統文化進行「重新 估定」的文化思潮,不僅 嚴厲批判傳統文化,同時 也在吸納西學、重構傳統 、適應現實的基礎上「急 急建設」新文化。新文化 運動雖然對傳統文化批判 得很厲害,但並沒有完全 否認傳統文化,不是「全 盤反傳統」或「整體反傳統 」,而是對傳統文化有所 選擇、有所繼承、有所轉 化、有所創新,新文化運 動的「先以破壞」主要是圍 繞著「禮教」與「專制」的批 判而開展的,新文化運動 的「急急建設」則主要是圍 繞先秦諸子之學的新闡釋 而開展的。本書主要探討 狹義的新文化運動期間( 1915-1925)對先秦諸 子之學的重構,同時也兼 顧廣義的新文化運動期間 (1895-1949)對先秦 諸子之學的重構。既分析 整個時段的發展脈絡、基 本特色、成就與問題,也 對人物個案的思想建構進 行專門探討與深入分析。
人民幣:
RMB 60.00
元 售价:
NT$ 240.00
元
隔空傳音(清代晚明史書寫中的東林話語研究)/區域與社會研究系列/鼓樓史學叢書
所属分类:
歷史.地理
>>
歷史
>>
中國史
作者:
陽正偉|責編:宋燕鵬
出版社:
中國社科
丛书项:
鼓樓史學叢書
東林黨人在世人心目中 ,主要是忠誠、剛正、偉岸 的正面形象,後人對他們普 遍抱有同情和崇敬之情。東 林的這一形象,有其形成、 塑造、接受、傳播、固化的 過程。東林活動的明末自然 是這一過程的重要階段,而 清代官民對這一形象的大體 接受、傳播,既前承明末的 已有基調,又后啟近當代, 影響了近當代對東林、非東 林及晚明黨爭是非等問題的 評述,到今天仍方興未艾。 本書上編主要考察晚明 東林人士及其支持者對東林 形象塑造和維護的諸多表現 ,下編側重探討清修《明史 》對東林的書寫情形及因由 。《明史》總體上為東林立 佳傳,而把跟東林對立的人 物歸入《閹黨傳》《奸臣傳 》,代表了對晚明兩黨及其 爭鬥歷史的態度,也極大地 影響了後世對這一問題的判 定。但其對東林話語的接受 與傳播又是選擇性的,即一 方面在主流上為東林立佳傳 ,稱讚東林部分人士的高潔 品格和忠義舉動;另一方面 其字裡行間也常有所謂「抑 揚頓挫」之意,批評東林的 講學、結黨行為。這主要是 清朝從自己的實際需要出發 ,靈活運用東林這一歷史資 源所致。
人民幣:
RMB 98.00
元 售价:
NT$ 392.00
元
共有
12
个搜索结果 共有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页
转到第
页
Δ購買商品
購物流程
註冊帳戶
更改註冊資訊
Δ售後服務
退換貨原則
退換貨注意事項
退換貨流程
Δ訂單支付
付款方式
運費計算方式
Δ關於我們
關於天龍文創
聯絡我們
商品搜索:
全文搜索
商品名
作者
出版社
ISBN
|
高級搜索
首頁
│
新手上路
│
客服中心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Top↑
│
Copyrightc 1999~2008 天龍文創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
bookuu@69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