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美商天龙图书网 搜索“士学” 共有 7 种商品

最近浏览的商品

请选择排序方式: 类别   版别    出版年月↓   折扣↓   定价↓
  • 行到水穷处(古代山水画之水的旧形态与新创发)(精)/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丛书

  • 所属分类:艺 术>>艺 术>>绘画技法     作者:刘利平|责编:梁斐     出版社:清华大学
  • 丛书项: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丛书
  •     中国古代山水画,山水 并称,但其实从古至今艺术 史学者对水的研究都是很薄 弱的。为了使这一问题有更 大的纵深,本研究对山水画 的发生及发展历程和基本特 征进行了简要论述。本研究 的主体是对山水画中的水进 行系统全面的分析论述,为 此,作者对古代山水画作品 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最后得 出物象形态、审美风格和创 作技法的分析框架与结论, 也就是所谓的“旧形态”。王 维诗云:“行到水穷处,坐 看云起时。”中国古代山水 画的成就虽然至辉且煌,但 也已经到了“穷处”,需要新 的解放和变革。本研究即以 水为主题进行了探讨,也就 是“新创发”。
  • 人民币:RMB 149.00 元     售价:NT$ 596.00
  • 放入购物车
    加入收藏夹

  • 天运四时(清代苏州版画中的文化图式与皇权象征)/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丛书

  • 所属分类:艺 术>>艺 术>>绘画技法     作者:高登科|责编:梁斐     出版社:清华大学
  • 丛书项: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丛书
  •     本书以海外藏清中期以 前的300多件苏州木刻版画 为研究主体,以文化史的研 究视角为切入点,关注清代 苏州版画背后的创作观念, 注重作品“模件化”“图像文 化史”“文化图式”的研究, 将清代苏州版画背后所蕴含 的文化图式与皇权象征揭示 出来。清代苏州版画是依据 自然的天象崇拜、传统社会 的四时节令、苏州地区的节 俗活动以及皇权主导下的历 法变革来进行创作和使用的 。“天运四时”既是自然的四 时观念,也是作为”天子”的 皇权主导,清代苏州版画反 映了东西方文化交流背景下 的文化图式和皇权象征。
  • 人民币:RMB 129.00 元     售价:NT$ 516.00
  • 放入购物车
    加入收藏夹

  • 改造与应对(花鸟画转型研究1949-1966)/艺术与设计学科博士文丛

  • 所属分类:艺 术>>艺 术>>绘画技法     作者:杨树文|编者:董占军|责编:李俊亭|总主编:潘鲁生     出版社:山东教育
  • 丛书项:艺术与设计学科博士文丛
  •     本书立足于新中国十 七年时期中国画自身的问 题,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花 鸟画面临的新要求入手, 分析了花鸟画艺术立场和 服务对象的历史变化以及 十七年时期“人民性”内涵 的不同向度;“人民性”要 求对于艺术的社会功能价 值改造,在花鸟画领域往 往通过主题的凝练去应对 ,本书借用社会学视角, 重点讨论了“丰收”“百花 与山花”主题以及传统题 材寓意的新变;而十七年 时期写生与创作意识的普 及和高扬给花鸟画带来更 加直接的艺术本体的“改 造”压力,对应着不同向 度的“人民性”诉求,本书 重点讨论了以于非闇、郭 味蕖、潘天寿为代表的三 种应对之方和图式转型之 路。
  • 人民币:RMB 65.00 元     售价:NT$ 260.00
  • 放入购物车
    加入收藏夹

  • 中国劳动大场景山水画研究--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作品为视域/美术学博士文丛

  • 所属分类:艺 术>>艺 术>>绘画技法     作者:王志|责编:臧晓彤     出版社:天津人美
  • 丛书项:美术学博士文丛
  •     本文以中国“劳动大场景 ”山水画为研究对象,以二 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作品为研 究视域,按照“劳动大场景” 山水画从起源、发展、兴起 到式微与重塑这一艺术发展 规律,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 设时期“劳动大场景”山水画 兴起的动因、样态、多元呈 现、艺术特点和现实意义等 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劳动场景”早在史前艺 术、战国青铜纹饰、汉魏画 像石、画像砖、壁画等以人 物为主的作品中多有呈现, 随着山水画的发展、兴盛以 及人物主题的不断融入,“ 劳动场景”在山水画中开始 呈现出“大场景”绘画的特征 ,并形成以人物为主的“劳 动大场景”人物山水画和以 山水为主的“劳动大场景”山 水画两种类型。新中国成立 以后,“劳动”主题作为中国 现代美学语言建构的重要起 点,沤歌和塑造劳动者成为 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社 会地位获得极大提高的老一 辈艺术家,在文艺“为人民 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等 方针政策和“兴修水利”“人 民公社”“大跃进”“大炼钢铁 ”“学习大寨精神”“造山填海 ”等全面推动社会主义生产 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结合“ 中国画改造”和深入生活、 提倡写生等现实主义创作要 求,走农村、进工厂,参与 下乡劳动,在“敢教日月换 新天”的同时又结合自身的 艺术经历和各自的地域特色 ,围绕“人”“景”“物”三个表 现主体,借助“红色”“建设” “农村”“写生”四种主要的表 现题材,通过空间场面之广 阔、参与人物之众多、工具 设施之丰富、干劲气势之雄 伟等史诗风格的宏大叙事和 主题性表达,将工人(知识 分子)、农民、解放军战士 等广大劳动者参与的社会主 义生产建设、“劳动教育”改 造和精神文化生活融入山水 画恢宏壮阔的空间意境中, 实现了自我突破,完成了自 我转型,形成了不同的画派 和多元呈现的艺术风格,推 动了“劳动大场景”山水画创 作热潮的兴起。此后,又在 六十年代末期因为一场政治 运动的影响而趋于式微,最 终在改革开放以后走上了重 塑的道路。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劳 动大场景”山水画不仅描绘 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山河新貌 、讴歌了劳动生产新成果、 颂扬了团结奋斗的时代精神 ,同时也使得近现代中国山 水画在从传统向现代的改造 过程中,无论是思想理念还 是艺术语言都进行了一次深 刻的“革故鼎新”,并为理解 和把握当下中国画的发展现 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和不同 路径的探索等方面,提供了 重要的启示作用。
  • 人民币:RMB 68.00 元     售价:NT$ 272.00
  • 放入购物车
    加入收藏夹

  • 远望以当归(留日背景下关良与丰子恺本土绘画践行研究)/中国美术学博士论丛

  • 所属分类:艺 术>>艺 术>>绘画技法     作者:阎盈汐|责编:张玥     出版社:辽宁美术
  • 丛书项:中国美术学博士论丛
  •     本文以近代留日美术历 史为背景,从关良、丰子 恺本土绘画实践的思想源 流入手,通过二人20世纪 二十至四十年代在中国教 育界、美术界及传媒界的 艺术活动,阐述了其由日 本近代美术指导思想影响 下的本土绘画改良策略的 形成过程,以及在此策略 下的本土绘画风格逐步确 立过程。本书借助个案研 究途径,对研究对象相关 史实、近代社会变革下的 知识结构特征、社会阶层 性质、艺术思想建构以及 个人本土绘画风格建立等 方面内容进行了客观描述 和综合论证,分别从历史 背景、思想基础、艺术活 动、图像线索、风格演变 等多重路径对关良和丰子 恺的本土绘画艺术进行了 立体的研究,各有研究侧 重,又有内在逻辑联系。 此外,笔者亦通过师承体 系重估了保守主义思潮下 以关良、丰子恺为代表的 本土绘画实践群体在中国 近代美术变革进程中的重 要意义。
  • 人民币:RMB 126.00 元     售价:NT$ 504.00
  • 放入购物车
    加入收藏夹

  • 草堂高会--元末文人雅集的书画活动研究/美术学博士文丛

  • 所属分类:艺 术>>艺 术>>绘画技法     作者:王进|责编:刁子勇     出版社:天津人美
  • 丛书项:美术学博士文丛
  •     本文透过对以玉山雅集 为代表的元末江南一系列文 人雅集的梳理,考察了元末 江南文人以书画为主线的文 人雅逸生活和他们的群体世 界。这一时期参与雅集的文 人构成开始呈现出多元化趋 势,官吏、商人、方外之人 、工匠广泛参与雅集相关的 书画活动,普通文人成为雅 集主体。雅集参与者的身份 与前代相比出现很大差异, 这种身份地位的差异势必影 响他们对绘画风格的选择, 随着文人画活动的开展,从 形式到语言都形成了与“文 人画”明确对应的绘画样式 。雅集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与 其他画家交流的机会,也让 参与其中的画家能够看到平 时难得一见的古代大师作品 。 进一步看,这种交流活 动势必会对参与画家的作品 风格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同 时参与者在艺术品鉴和画史 认识方面也会通过交流产生 一些独到见解。通过画家交 游活动可以发现,很多被后 世渐渐忽略的画家在当时的 风格形成过程中扮演了较为 重要的角色。此外,参与者 的身份也呈现多元化,其中 虽然有很多书画家,但是更 多的还是喜爱书画却不一定 亲身实践的文人,雅集对他 们来说更重要的是普及最新 的艺术理念、取向和鉴赏品 位。如将这段书画活动放在 更为广阔的历史脉络中考察 ,我们就会发现元末文人雅 集的兴盛表征着宋元以后文 人群体的逐渐形成,群体内 部越来越具有同质化的趋向 ,这些条件都促使文人画成 为这一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 绘画样式。 雅集中一系列的书画活 动也是参与者、画家与更广 大的接受群体之间的一个有 效连接点,大部分人虽不是 书画家,但他们作为直接的 接受群体,在书画风格的传 播和发生影响的过程中同样 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部 分文人在雅集中首先是作为 艺术品欣赏者的角色,随后 又在所处的文人群落中起到 艺术趣味传播者的作用。丰 富多样的雅集活动成为文人 展示自己多样才华的平台, 借助共同参与进而形成一种 共同切磋的艺术氛围,不同 风格的画家共同参与雅集, 在共同创作、互相题跋品鉴 的过程中进而又互相影响。 诗文书画的往来唱和、文人 的共同出游宴集,是普通士 人建构其个人社会关系网络 的重要方式,并进而成为士 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社会交往方式。雅集中也 出现了诸如诗画轴、诗画卷 这种独特的绘画创作方式, 并在绘画风格的选择上形塑 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规范。 雅集活动所形塑的绘画创作 方式对后世绘画,尤其是吴 门画派的崛起产生了巨大的 影响。
  • 人民币:RMB 78.00 元     售价:NT$ 312.00
  • 放入购物车
    加入收藏夹

  • 呈象与体义(明清及民国时期词意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 所属分类:艺 术>>艺 术>>绘画技法     作者:魏亮亮|责编:刘芳     出版社:中国社科
  • 丛书项: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     以画呈象,以词体义, 兼有词与画之双重艺术特质 的词意画,是古老的词画关 系之文化传统的重要审美载 体,是文图关系艺术实践的 突出成果,是中华审美文化 史上文图观念不断演进过程 中颇具典型性的艺术创造。 本书以明清及民国时期 的词意画为研究对象,以词 意画嬗变与演进的历史为研 究进路,运用历史与事理、 宏观与微观、美术与文学等 跨学科的多维方法,勾勒了 这一时期词意画艺术的演变 轨迹与嬗变规律,揭橥了词 意画最为繁兴的这近600年 中的历史风貌与艺术价值。
  • 人民币:RMB 108.00 元     售价:NT$ 432.00
  • 放入购物车
    加入收藏夹

  • 商品搜寻:
  • | 进阶搜寻
首页新手上路客服中心关于我们人才邀请联络我们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龙国际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地址:台北市中正区重庆南路一段103号1F 105号1F-2F
读者服务部电话:02-2381-2033 02-2381-1863 时间:周一~周五 10:00~17:00 服务信箱:bookuu@69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