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请选择排序方式: 类别   版别    出版年月↓   折扣↓   定价↓
  • 山西电影文学史(1935-2019)(精)

  • 所属分类:文 学>>文学理论>>中国文学研究     作者:韩玉峰|责编:谢放     出版社:北岳文艺
  •     山西电影文学史,顾 名思义,就是与山西地域 紧密结合的本土化的电影 文学史。就全国而言,山 西电影产生较早,迄今已 八十余年。而今,由西电 影产业已走出了一条自己 的路。本书通过对电影文 学的解读和对山西电影文 学演变进程的梳理,在厘 清山西电影发展脉络的同 时,对山西电影的制片机 构、作家作品、电影类型 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评述, 为读者赏析山西电影提供 了一个平台和窗口。全书 共十六章。本书也是山西 电影史方面一个零的突破 。
  • 人民幣:RMB 168.00 元     售价:NT$ 672.0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百年中国电影文学史(精)

  • 所属分类:文 学>>文学理论>>中国文学研究     作者:周斌|责编:徐小芳//李雪菲     出版社:湖南文艺
  •     《百年中国电影文学发 展史》全面梳理和论析了 中国电影文学的转折变迁 与辉煌成就。周斌教授以 其深厚的学术底蕴,既从 宏观上对每一历史时期电 影文学的创作发展的基本 状况及其与社会变革和电 影运动、电影思潮、电影 产业等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又选择了每一历史时期 一些有代表性的电影剧作 家和优秀的电影文学作品 进行了具体评论:既以故 事片剧作为主,也包括优 秀的纪录片、美术片、戏 曲片乃至科教片剧作。 本书评介了近百年来中 国的若干电影文学著名理 论家、评论家及其著作、 成就。该书还论述了近百 年来中国电影文学创作的 发展变革与外国电影发展 变化的渊源关系,与中国 传统文化融合的路径,从 文化传承和学习借鉴的角 度,观照了近百年来中国 电影文学的结构组成和艺 术元素。较为可信地总结 了近百年来中国电影文学 创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值 得引人警觉的经验教训, 对新时代的中国电影文学 创作作出了令人欣喜的展 望。
  • 人民幣:RMB 198.00 元     售价:NT$ 792.0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与传播

  • 所属分类:文 学>>文学理论>>中国文学研究     作者:编者:周斌|责编:杨骐     出版社:复旦大学
  •     本书通过对各个历史时 期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影视 改编和传播进行全面、系统 而深入的研究与论述,一方 面从影视发展史的角度论析 了这些改编影视剧的意义、 价值和发展前景,探讨了其 创作改编的经验教训,总结 了一些基本规律,以利于推 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影视 改编能更好地发展,出现更 多的精品佳作。另一方面, 则通过对其在海内外传播情 况的梳理和分析,进一步探 讨评析此类改编影视剧在传 播中国文化方面的现状和问 题,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 并促使其在传播中国优秀文 化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和贡 献。本书作为教育部人文社 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 目的最终研究成果,已通过 了教育部的评审,并顺利结 项。
  • 人民幣:RMB 86.00 元     售价:NT$ 344.0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媒介转向(文学改编影视研究)

  • 所属分类:文 学>>文学理论>>中国文学研究     作者:编者:徐兆寿//陶炳塬|责编:陈佳妮//陶听婵     出版社:上海人民
  •     全书是一本对文学作品 改编影视作品的相关研究进 行汇总、评析的专著。全书 分为“时代回响”与“实践回 声”两大板块,以百年中国 文学影视改编理论为重要抓 手,从多维度进行系统研究 ,不仅清晰地概述了改编研 究的历史和理论,还以具体 案例分析的方式,提供了重 要的改编实践与批评。文学 不仅以其丰富的经验为影视 叙事提供了多种可能,并且 以其悠久的传统为影视发展 提供了丰盈的意义土壤。本 书讨论了网络文学影视改编 、纯文学影视改编、视听媒 介与印刷媒介的融合等多种 改编方式,使读者能够在同 一文本中进行改编类型的多 种比较。
  • 人民幣:RMB 48.00 元     售价:NT$ 192.0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 所属分类:文 学>>文学理论>>中国文学研究     作者:(英)张英进|责编:汪意云|总主编:刘东|译者:秦立彦     出版社:江苏人民
  • 丛书项: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现 代文学的力作,1996年由 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后,即 在汉学界引起很大反响。就 乡村和城市形象而言,在现 代中国文学和电影的发展中 ,可以看到一个长期存在的 模式。本书以小说为主要文 本,兼及电影、话剧和诗歌 ,着重讨论了从晚清(19世 纪末)到民国后期(20世纪40 年代)中国文学和电影中的 城市形象,以社会学中的城 市心态与都市体验为框架, 力图描述小镇、古城、现代 大都市等文学模式和典型人 物的构形,通过京派、海派 (即北京和上海派)的文化差 别的表述,探索现代文学创 作中城乡、中西文化的冲突 、妥协与交融。本书的研究 重点是从城市的角度重新解 读经典作家(如鲁迅和茅盾) ,并挖掘在以往的主流文学 史中因意识形态或精英立场 而被长期忽略或埋没的作家 (如师陀、张恨水、叶灵凤 、新感觉派、张爱玲和五四 时期的女作家)。本书从空 间的构形、时间的构形、性 别的构形三个部分进行解读 ,空间的概念影响了北京叙 事中注重城市地图、人际关 系的描绘,时间的概念影响 了上海都市想象中千变万化 、随波逐流的母题,性别概 念从根本上影响了城市的构 形。由于作者兼及中西两方 面的教育背景,全书视野开 阔,见解独到,方法新颖, 堪称是一部新生代海外华裔 学者的扛鼎之作。
  • 人民幣:RMB 65.00 元     售价:NT$ 260.0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商品搜寻:
  • | 进阶搜寻
首页新手上路客服中心关于我们人才邀请联络我们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龙国际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地址:台北市中正区重庆南路一段103号1F 105号1F-2F
读者服务部电话:02-2381-2033 02-2381-1863 时间:周一~周五 10:00~17:00 服务信箱:bookuu@69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