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请选择排序方式: 类别   版别    出版年月↓   折扣↓   定价↓
  • 宏观经济学原理(中国视角)

  • 所属分类:经 济>>财经管理>>中国经济     作者:余淼杰//于鸿君|责编:任京雪//李娟     出版社:北京大学
  •     本书以宏观经济学基本 知识为基础,从中国视角来 阐释经济运行和改革发展的 内在规律,以期帮助读者形 成一个完善的认知体系。 不同于传统的西方经济 学教材,本书力求在中国经 济实践的框架下诠释经济学 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突 破西方新古典经济学中政府 作为“守夜人”的居民—企业 “两位一体”框架,构建企业 生产者、居民消费者与政府 “三位一体”的宏观经济和微 观经济运行模式,建立“有 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结合、国 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并存、中 央顶层设计与地方合作竞争 互动”的发展驱动模式。 本书力求采用官方的数 据、真实的案例和缜密的理 论模型来阐明制度红利、改 革红利、开放红利和规模红 利——中国经济发展的四大 原动力。传统西方经济学中 兼顾“公平”与“效率”的两难 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下可以有效实现 辩证统一、并行发展。
  • 人民幣:RMB 78.00 元     售价:NT$ 312.0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青藏高原地区绿色发展科学考察研究(精)/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丛书

  • 所属分类:经 济>>财经管理>>中国经济     作者:刘卫东//刘慧//温珂|责编:朱丽//董墨|总主编:姚檀栋     出版社:科学
  • 丛书项: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丛书
  •     本书是“第二次青藏高原 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之青藏 高原地区绿色发展科学考察 的成果总结。本书聚焦青藏 高原清洁能源、农牧业、工 矿区、边境口岸、农村人居 环境、乡村振兴与可持续生 计等内容,结合青藏高原山 地区域特性、社会经济结构 、资源环境承载力、地区治 理结构和绿色发展模式等, 揭示青藏高原不同类型区的 绿色发展模式和实现路径, 初步提出青藏高原区域绿色 发展路线图,为建设美丽青 藏高原、实现青藏高原地区 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撑 。 本书内容系统全面、资 料严谨翔实、结构逻辑严密 ,科学认识和研究了青藏高 原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和实 现路径,可供地理学、区域 经济、管理科学、农学等专 业的科研、教学等相关人员 参考使用。
  • 人民幣:RMB 268.00 元     售价:NT$ 1072.0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收益递增(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经济学原理)

  • 所属分类:经 济>>财经管理>>中国经济     作者:汪丁丁|责编:李頔     出版社:上海人民
  •     本书内容出自汪丁丁教 授近年为北京大学国家发 展研究院开设的EMBA课程 。作者认为,要理解任何 中国现象,首先要将中国 现象置于三重转型期的理 解框架之内,基于转型期 社会的常识,当下经济学 流行的“边际分析”的基本假 设值得反思,边际定价原 则在中国的适用性值得警 觉。作者多年关注收益递 增经济学,在持续的研究 和思考的过程中形成了本 书论述的一些“经济学原理” 。本书共分四讲,先后探 讨了收益递增现象、收益 递增的必要条件,个体选 择、群体选择、涌现秩序 与社会结构,以及转型期 中国社会的经济学原理。 要解释中国的经济“奇迹”, 首先要理解收益递增经济 学;面对互联网和知识社 会等经济现象,以合作和 创新的智慧应对气候问题 、老龄化尤其是不平等这 人类社会的三大经济挑战 ,更需要关注作者多年来 始终提倡的“广义的经济学” 。
  • 人民幣:RMB 89.80 元     售价:NT$ 359.2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第5版>学习指导书(21世纪统计学系列教材)

  • 所属分类:经 济>>财经管理>>中国经济     作者:编者:高敏雪//孙庆慧|责编:徐凌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     本书从国民经济核算与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入手,阐 述了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功 能和性质、国民经济核算的 产生与发展历程、赖以存在 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其间穿 插介绍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 状况。 本书内容和教材紧密关 联,二者相互配合,能够使 两本书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使 用效益。本书在内容设计上 采取教师和学生相合作的方 式,学生作为内容的输出者 ,能够更好地从学生学习角 度切入,满足使用需求;教 师作为最后的把关者,能够 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合理性 、科学性。
  • 人民幣:RMB 46.00 元     售价:NT$ 184.0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中国黄河流域发展指数综合测评报告(2012-2021)/学者系列/中原智库丛书

  • 所属分类:经 济>>财经管理>>中国经济     作者:编者:王承哲//刘朝阳|责编:方丽//张丽丽     出版社:社科文献
  • 丛书项:中原智库丛书
  •     本书基于黄河流域生态 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 战略,立足新发展理念,将 生态经济学理论、系统耦合 理论等经典理论与黄河流域 发展实际情况相结合,从生 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个子 系统出发,构建黄河流域发 展指数综合评价体系,动态 监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黄 河流域发展指数情况,以全 面、客观反映黄河流域生态 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 施情况,并精准识别黄河流 域发展指数的关键制约因素 ,深入把脉薄弱环节,找准 政策发力点,对于推动黄河 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协同 高效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 化,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 战略意义。
  • 人民幣:RMB 88.00 元     售价:NT$ 352.0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及原因研究/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获奖作品丛书

  • 所属分类:经 济>>财经管理>>中国经济     作者:贾俊雪     出版社:中国金融
  • 丛书项: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获奖作品丛书
  •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既是一个关系到宏观经济健康运行的现实问 题,又是一个全新的重大理论问题。一方面,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 国宏观经济就一直在不断的起伏波动中发展。其间不乏较为严重的经 济过热和经济衰退,对经济的健康运行造成了很大冲击,成为困扰我 国经济实现长期持续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问题。另一方面,随着我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逐步推进,我国政府也已充分认识到经 济周期波动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就对国内学 术界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命题,即如何建立一套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经济周期理论体系。 国际学术界对经济周期波动的研究由来已久,并形成了很多较为 完整的经济周期理论体系和相对成熟的研究方法。但鉴于我国自身特 有的国情,国外已有研究的结论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的经济周期波 动。国内现有研究在揭示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一般经验规律和原因方 面虽然也作出了一些很好的尝试,但总体而言研究尚不够全面和深 人,忽略了一些重要问题,如我国经济周期具有怎样的省份动态特 征?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与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特征相比具有哪些相 似性和独特性?地方政府行为在我国投资波动乃至经济周期波动形成 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外部冲击主要是通过哪些渠道并如何对我国经 济周期波动产生影响的?对这些关键问题的解答显然对于我们更深刻 地认识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书在国内外已有研 究的基础上,运用国际上较为先进和流行的研究方法对我国经济周期 波动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期能够深刻地揭示出我国经济周期波 动的一般经验规律,探究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并对我国经济 周期波动特征进行解释。 本书共9章。第1章导论。第2章是本书的理论基础部分。第 3~5章具体考察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第3章从总体经济视角出 发探究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总体特征;第4章从省份经济视角出发探 究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省份动态特征;第5章从开放经济视角出发探 究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开放特征。第6—8章具体考察中国经济周期 波动的原因,并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进行解释。第6章从现代 经济周期理论所强调的传统经济变量出发,探求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 主要根源,并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总体特征进行解释;第7章从我 国现实经济情况出发,探究地方政府行为引发投资波动进而引发经济 波动的作用机制,并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省份动态特征进行解释; 第8章从开放经济视角出发,剖析外部冲击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 并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开放特征进行解释。第9章为本书的政策建 议部分。 具体来说,第2章从经济周期认识、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根源和 传播放大机制以及相应政策含义等方面对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理论, 即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货币主义经济周期理论、新古典经济周期理 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和新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作简要的梳理和评 价,为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3章着重考察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总体特征:首先依据经典经 济周期理论观点,以产出增长率为基础,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经典 周期特征作一般分析;然后以现代经济周期理念为基础,运用消除趋 势方法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现代周期特征作静态分析;最后利用多 变量动态马可夫转换因素模型,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现代周期特征 进一步作动态分析。第4章从地区、省份经济的协动性人手,着重考 察我国经济周期的省份动态特征:首先对我国省份经济周期多动态因 素模型的设定、相关数据及估算进行说明,并依据估算结果考察全 国、地区和省份动态因素变化趋势与持续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然后 利用方差分解分析各种动态因素对我国省份经济波动的相对贡献;最 后利用回归分析探究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省份特征的影响因素。第5 章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协动性人手,考察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开 放特征:首先通过考察HP滤波消除趋势后各经济体宏观经济变量的 波动性、持续性和协动性特征,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开放特征作静 态分析;然后利用多动态因素模型进一步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开放 特征作动态分析。 第6章从现代经济周期理论所强调的实际因素,包括需求因素和 供给因素以及名义因素人手,探究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根源,并 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总体特征进行解释:首先以凯恩斯经济周期理 论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为依据,在向量自回归分析框架下,利用脉冲 响应函数、方差分解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详细考察实际因素包括投资 波动冲击和全要素生产率冲击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然后以新 古典经济周期理论为基础,利用时变参数马可夫情势转换模型将我国 货币增长不确定性分解为宏观政策层面引发的不确定性和经济冲击引 发的不确定性,并考察这两类货币增长不确定性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 的影响。第7章从我国经济现实情况出发,着重考察地方政府行为引 发投资波动进而引发经济波动的主要作用机制,并对我国经济周期的 省份动态特征进行解释:首先就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周期波动冲击的 一般作用机制作理论概述;然后利用一个三阶段序贯博弈模型对地方 政府和企业在中央政府的监管下,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引资 和投资中的行为选择及其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冲击作理论分析。第8章 从开放经济的视角,剖析外部冲击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并对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开放特征进行解释。首先简要论述了外部冲击的 主要传导机制以及外部冲击传导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给出外部冲击 传导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开放进程、经济结构性因素、经济脆 弱性、汇率制度安排及汇率变动等的度量;最后以美国经济周期波动 为例,就外部冲击通过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传导渠道对我国经济周期 波动的影响作实证分析。 通过上述研究,本书较好地揭示出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一般经验 规律和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 1.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稳 定性逐步增强。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总体上服从一般经济周期运行规 律,但由于特殊国情也存在着一些独特性,即个别宏观经济变量之间 的关系并不符合一般经济学规律。长期而言,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表现 出明显的协动性和非线性特征。改革开放以前,宏观经济情势转换发 生得较为频繁;改革开放以后,宏观经济波动明显趋缓。短期而言,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协动性特征依然显著但 非线性特征明显减弱。 2.全国经济周期对我国省份经济周期具有重要影响,来自相对发 达省份的经济冲击对全国经济波动更具影响力。与产出和消费动态不 同,我国省份经济的投资动态更具特异性和独立性,其中欠发达省份 的投资动态更具特异性和地区性,而发达省份的投资动态则更多地表 现出省份特定性。相对收入水平、政府规模、工业化水平和产出增长 波动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省份经济周期模式。那些产出增长波 动较大、工业化水平较高的省份,其经济波动更多地体现出全国性和 地区性;那些政府规模较大的省份,其经济动态的特异性则表现得更 为突出。 3.与世界经济体相比,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具有较强的持续性,波 动性明显低于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但高于发达工业化国家。我国经济 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之间的联系总体较弱,其中与发达工业化国家尤 其是美国、英国和日本经济周期的联系相对较为紧密。这种联系体现 在这些国家的实体经济波动和金融波动对我国经济均具有明显的外溢 效应,其中金融波动影响更为显著。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主要受自身内 部因素的影响,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独立性和特异性。世界经济周期波 动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尤其是对消费增长动态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发 达工业化国家经济波动对我国投资增长动态的影响相对较大。 4.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需求因素 冲击(投资冲击)是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核心根源,供给因素(全要 素生产率冲击)以及经济冲击引发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也是引发我国 经济周期波动的两个重要根源,但作用相对有限。改革开放以来,尤 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稳定性日渐增强的主要原因 在于上述引发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根源尤其是投资动态日趋稳 定。 5.地方政府行为冲击是我国投资波动乃至经济周期波动的一个重 要原因,并导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呈现出如下一般模式,即“中央政 府监察减弱一地方政府违规引资行为加剧一投资膨胀一遇到结构性瓶 颈一引发经济过热一中央政府不得不踩刹车”这样的一种循环。我国 不同地区、不同省份的经济基础不同,引资竞争力不同,发达省份由 于地方财力较好,相对而言更有条件利用制度外竞争手段进行引资, 因而也更容易引发投资过热,而中央政府的调控措施往往是全国性 的,从而导致不同省份的经济动态尤其是投资动态明显不同。 6.外部实体经济和金融波动通过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传导渠道对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冲击明显不同,其中金融市场渠道在外部冲击的 传导中发挥了更为突出的作用。我国贸易依存度的提高总体上有助于 缓解外部冲击影响,从而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而实际关税税率的下 降(贸易保护的降低)则不利于宏观经济稳定。我国金融自由化进程 总体上有助于外部冲击的传播放大,从而加剧了经济波动。这主要源 于资本项目自由化和股票市场自由化进程,其中资本项目自由化进程 的影响更为突出,而国内金融体系自由化进程则总体上有助于缓解外 部冲击对国内经济稳定的不利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以银行业为 主导的金融体系结构、相对稳健的财政和金融状况以及亚洲金融危机 期间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调整和人民币贬值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 解外部冲击对国内经济稳定的不利影响。由于我国经济开放尤其是金 融市场开放程度较低,且国内一些制度安排和结构性因素有助于削弱 外部冲击的不利影响,因而我国经济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的正向联系 总体上不强,但由于我国经济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开放程度很高,因而 投资动态受世界经济的影响相对较为突出。
  • 人民幣:RMB 33.00 元     售价:NT$ 148.5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商品搜寻:
  • | 进阶搜寻
首页新手上路客服中心关于我们人才邀请联络我们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龙国际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地址:台北市中正区重庆南路一段103号1F 105号1F-2F
读者服务部电话:02-2381-2033 02-2381-1863 时间:周一~周五 10:00~17:00 服务信箱:bookuu@69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