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全文搜索
商品名
作者
出版社
ISBN
高級搜索
首頁
本周新書
本月新書
熱點銷售
暢銷排行
每週排行
每月排行
最近浏覽的商品
當下的力量--找回每時每刻的自己
靈魂轉生的奧秘
前世今生來生緣~穿越時空的靈魂之旅
老鷹的羽毛-現代女巫的生命探索之旅
请选择排序方式:
类别
版别
出版年月↓
折扣↓
定价↓
共有
10
个搜索结果 共有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页
转到第
页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所属分类: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作者:
史军|责编:张霆//哈曼
出版社:
现代
人类身体、文化、社 会的演化是完全随机的过 程,还是有着必然的趋势 ?答案并不在人本身,而 在那些绿色植物身上。 植物对人类社会的影 响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 们的食物、文字以及社会 组织结构都受到植物的支 配,我们的经济、贸易以 及对世界的探索都受到植 物的支撑,甚至连我们的 厨艺、肤色和长相都是由 植物决定的。 本书讲述了这个有关 文明演化的宏大故事。从 促使人类定居的小麦和水 稻,到改变世界的花椒和 土豆,再到牵动世界贸易 神经的大豆,植物的力量 显而易见。人类驯化了植 物,植物却塑造了人类。 同时.本书对一些并 不起眼的事物背后隐藏的 文明演进的密码,进行了 颇具新意,甚至是颠覆性 的破译和解构,富有趣味 并发人深思。如在达尔文 的理论中,根本没有“优 胜劣汰”这个词语:我们 喜欢吃酥脆的食物,是人 类祖先喜欢吃植物叶片和 昆虫外壳的演化记忆;人 类也有被转基因的可能, 等等。另外,本书精选了 中外珍藏古籍中的百幅精 美彩色植物赏鉴图片,给 人以赏心悦目的阅读体验 。
人民幣:
RMB 59.80
元 售价:
NT$ 239.20
元
牛津植物史(植物学故事400年)(精)
所属分类: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作者:
(英)斯蒂芬·A.哈里斯|责编:方程|译者:冯智
出版社:
浙江人民
作为英国历史最悠久的 植物园,牛津大学植物园 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如今 ,这座历经400余年风雨洗 礼的园林,穿越了岁月的 尘埃,依然熠熠生辉。 1621年,牛津大学植物 园成立,从仅作为药学院 生产药草用地的小小“药圃” ,到大学植物科学研究的 重要场所,它以自己古朴 风貌和姿色各异的园林植 物,吸引着从世界各地前 来观光的游客的同时,也 在植物学和更广泛的植物 科学领域贡献了大量的知 识…… 《牛津植物史:植物学 故事400年》介绍了诸多植 物学家,以及过去四个世 纪以来帮助我们改变对植 物生物学认识的收藏。翻 开这本书,你不但可以了 解牛津大学植物学家对现 代植物科学的全球合作所 做的贡献,还可以体会植 物的魅力,感叹自然的神 奇。
人民幣:
RMB 128.00
元 售价:
NT$ 512.00
元
中国植物学会九十年/中国学会史丛书
所属分类: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作者:
编者:中国植物学会|责编:王静//王好
出版社:
科学
丛书项:
中国学会史丛书
中国植物学会是中国植 物科学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公 益性、学术性和全国性社会 团体。自1933年成立以来 ,中国植物学会始终以国家 发展、人民需求以及植物科 学前沿为导向,在加强科技 工作者联系服务、推动创新 驱动发展、提高全民科学素 质、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 等方面作出许多富有成效的 工作,在促进植物科学繁荣 发展、促进植物科学人才成 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书以时间脉络为主线, 按照1933~1949年、1950 ~1977年、1978~2012年 、2013~2023年四个时间 段,全面回顾了中国植物学 会九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展 现了学科建设、学术交流、 科学普及、决策咨询、人才 培养、期刊建设、生物竞赛 等方面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 成果,反映了中国植物学会 在不同时期对社会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改善和植物科学 发展的贡献。 本书可让广大植物科学 工作者、社会公众对中国植 物学会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和 认识,同时也积极引导植物 科学工作者继续面向国家需 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不断推动植物科学发展。
人民幣:
RMB 148.00
元 售价:
NT$ 592.00
元
中国植物志编纂史(1950-2004)/中国近世生物学机构与人物丛书
所属分类: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作者:
胡宗刚//夏振岱
出版社:
上海交大
丛书项:
中国近世生物学机构与人物丛书
胡宗刚、夏振岱著的《中国植物志编纂史(1950 -2004)/中国近世生物学机构与人物丛书》是一部拥 有80卷126分册的煌煌巨著,由几代中国植物学家, 历经八十余载编纂而成,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为 中国科学赢得荣誉,也为中国植物学的发展打下坚实 基础。本书意在对《中国植物志》编纂过程作一全面 记载,探寻各个时期重要历史事件始末,记述主要科 、属编写经过和学术成就,藉以评述中国植物分类学 的发展历史。其主要内容按时间历程可分为:1922~ 1949年学科的创建时期;1949~1958年酝酿编写时期 ;1958~1977年或编或停时期;1978~2005年全面编 辑时期。全书以档案记载和人物访谈为主要材料,力 求忠实于历史,并以平实的笔法撰写历史。
人民幣:
RMB 85.00
元 售价:
NT$ 382.50
元
餐桌上的浪漫史(植物如何调情和繁育后代)(精)
所属分类: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作者:
(美)诺曼·C.埃尔斯特兰德|责编:杨轩|译者:王晨
出版社:
社科文献
埃尔斯特兰德教授是 进化生物学领域的国际权 威,对食物文化也有深入 的研究。这本深入浅出的 科普新书,从基础科学知 识到前沿研究成果,将生 命世界的“性”趣、食物与 性的奥秘、以及科技发展 对世界粮食安全的要义, 生动而有趣地呈现给了读 者。
人民幣:
RMB 69.00
元 售价:
NT$ 276.00
元
植物学前史(欧洲草药志的起源与演变1470-1670)(精)
所属分类: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作者:
(英)艾格尼丝·阿尔伯|责编:赵静|译者:王钊
出版社:
四川人民
追踪植物学前史发展脉 络,探寻欧洲草药志出版兴 衰。本书是一部研究早期欧 洲植物学及草药志印刷出版 发展史的最新著作,该书自 1912年出版以来,此后每 一部有关草药的研究著作都 得益于本书。本书为英国皇 家学会第一位植物学女院士 艾格尼丝·阿尔伯(Agnes Arber,1879-1960)的毕 生代表作,作为一部欧洲草 药志研究绕不开的权威性著 作。译者考究原文,补录、 修复稀见植物插图超过260 幅,追溯欧洲草药志印刷本 原本,16开全彩印刷高度还 原植物古籍实貌,邀请多位 植物学领域专家审读进行学 术把关,力求最大诚意再现 阿尔伯的草药志学术思想。
人民幣:
RMB 198.00
元 售价:
NT$ 792.00
元
逝去的光影(地史时期植物景观油画系列)(精)
所属分类: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
>>
古生物学、微生物学
作者:
郝守刚|责编:孟美岑
出版社:
科学
本书是以油画的艺术形 式展示自46亿年前地球诞生 的太古宙开始直至全新世各 地史时期陆地植物景观的画 册。作为古植物学研究者的 画作者,希望能将科学和艺 术结合,去展现那遥远、宁 静、深邃的史前植物世界的 斑斓景色。画作主要依据我 国各个地史时期丰富的化石 资料,综合古生物学家的重 要典型研究成果,以油画的 形式复原了各地史时期陆地 植物景观36幅,并附有通俗 易懂的文字说明,展示了漫 长的前显生宙藻菌发展时代 ,以及显生宙以来的地衣苔 藓、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及 被子植物发展时代景观的演 替,直至人类栽培作物景观 的出现。 本书适合古生物学和地 学工作者、博物馆工作者、 中学和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广 大化石爱好者阅读。
人民幣:
RMB 288.00
元 售价:
NT$ 1152.00
元
绿色宝藏(英国皇家植物园史话)/新知文库
所属分类: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作者:
(英)凯茜·威利斯//卡罗琳·弗里|译者:珍栎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丛书项:
新知文库
1759年皇家植物园成立,宣示了英国领导全世界 科学发展的决心。通过帝国的力量,皇家植物园在世 界各地建立联络网,委托探险家与植物猎人采集大量 标本资料,使英国在植物学领域独步全球。皇家植物 园汇集了世间的奇花异卉,成为海内外首屈一指的科 学知识库,激发了世人移植、栽培和食用植物的文化 兴趣,以及观赏和探索其奥秘的强烈欲望。植物园也 留下了许多引人深思的故事:分类学之父林奈过世后 ,首任园长班克斯协助收藏了其珍贵的标本和文献, 使得重要的植物分类系统得以留存;皇家植物园大力 推广经济作物橡胶、观赏植物兰花和医药植物奎宁等 物种,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外来甲虫竟能摧毁 漫山遍野的榆树,让英国引以为傲的乡村景致一夕消 失,而植物园立志重现昔日风貌…… 凯茜·威利斯、卡罗琳·弗里著的《绿色宝藏( 英国皇家植物园史话)》是对植物学产生及其发展历 史的独特考察,它清晰地列出了这一学科从古至今的 演进时间表。书中突出介绍了200年来植物学研究所 取得的重大突破,并将之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之中,通 过邱园这一显微镜来进行细致观察。邱园是某些重大 突破的领军者,亦对其他研究机构取得的成果做出了 相应的贡献。邱园始终发挥着一个信息中心的重要作 用,搜集和交换着从全球各个角落发现的植物标本和 知识领域的思想成果。
人民幣:
RMB 48.00
元 售价:
NT$ 192.00
元
种子的胜利(谷物坚果果仁豆类和核籽如何征服植物王国塑造人类历史)(精)
所属分类: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作者:
(美)索尔·汉森|译者:杨婷婷
出版社:
中信
只要有一颗种子,我就 准备看到奇迹。——亨利· 梭罗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种 子的世界。种子占领阳台和 园地,超越森林与原野,遍 布人类历史与生活的各个角 落。清香迷人的咖啡豆,刺 激提神的辣椒素,舒适柔软 的棉衣,是种子赐予我们的 礼物。它们用自己超强的生 存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传 播着自己的能量。 假如没有种子,生命可 能不会进化,而小小的种子 也左右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肉豆蔻与胡椒的香气,激发 了人类探索的欲望,从而开 启地理大发现的新时代;爪 哇黄瓜种子的薄膜飞翼,启 发了人类的灵感,从而设计 出极有杀伤力的隐形轰炸机 ;中东小麦影响了几个国家 的生存和命运,棉花籽揭开 了近代工业革命的序幕……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 家、生物学家、野生动物保 护主义者索尔·汉森带领我 们跨越全球,追寻种子在这 个星球上的故事。从浣熊小 屋到西雅图的咖啡馆,从修 道院的后花园到印度喀拉拉 邦的香料之路,一路上,我 们会遇到园丁、植物学家、 探险家、农民、历史学家和 修道士的引导,经历一场饶 有趣味又充满智力快感的科 学冒险,共同见证种子的优 雅与奇迹。
人民幣:
RMB 68.00
元 售价:
NT$ 272.00
元
植物与帝国(大西洋世界的殖民地生物勘探)(精)/全球视野与物质文化史丛书
所属分类: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作者:
(美)隆达·施宾格|责编:董虹|总主编:蒋竹山|译者:姜虹
出版社:
中国工人
丛书项:
全球视野与物质文化史丛书
无论在战争、和平的 宏大叙事中,抑或在有关 日常生活的研究中,植物 受到的关注都十分有限, 远不能体现它们对人类的 重要性。作为重要的自然 产物,植物负载了丰富的 文化内涵,时常成为全球 政治、经济利益争斗的核 心。 18世纪,欧洲国家植 物学探索与殖民扩张并进 ,试图攫取新大陆的自然 资源,猎获本土居民隐秘 的植物学知识。生物探险 家沿着海外贸易路线行进 ,冒着生命危险探索异域 ,将植物及其相关产品如 香料、药材、染料、食物 等带回欧洲,然而关于这 些植物的某些重要知识却 被遮蔽,未能跟随植物本 身传入欧洲。 作者关注了这一时期 全球植物学网络中知识的 转移、融合、胜利和消失 ,探讨植物命名中的政治 ,追问谁“拥有自然”,展 现出围绕植物的丰富主题 ——性别政治、殖民扩张 、知识传播、医药学、博 物学等。
人民幣:
RMB 78.00
元 售价:
NT$ 312.00
元
共有
10
个搜索结果 共有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页
转到第
页
Δ购买商品
购物流程
注册账户
更改注册信息
Δ售后服务
退换货原则
退换货注意事项
退换货流程
Δ订单支付
付款方式
运费计算方式
Δ关于我们
关于美商天龙
联络我们
商品搜寻:
全文搜索
商品名
作者
出版社
ISBN
|
进阶搜寻
首页
│
新手上路
│
客服中心
│
关于我们
│
人才邀请
│
联络我们
│
Top↑
│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龙国际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地址:台北市中正区重庆南路一段103号1F 105号1F-2F
读者服务部电话:02-2381-2033 02-2381-1863 时间:周一~周五 10:00~17:00 服务信箱:
bookuu@69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