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0场、2023年256场、2024年380场,关于近3年嵊州书城举办的活动,浙江省嵊州市新华书店业务部经理徐玉燕脱口而出一串数字。
一家地处县级市的新华书店,何以举办的活动有量又有质?政府向书店购买阅读服务发挥了什么作用?带着这些问题,4月10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来到嵊州书城。
走进书城,记者就被入门处悬挂的剡唐诗瀑吸引了眼球。以承载唐诗之路的嵊州剡溪为灵感设计的书城,随处可见浓郁的地方文化。一楼的空间布局以戏曲《游园》为主题,将书城的功能设置在“回廊”“连廊”等传统江南园林中。大厅正中有一个设计成戏台的活动区,旋转楼梯也如戏曲水袖般柔美,处处相得益彰。当然,二楼还有书房、儿童阅读区等不同定位的阅读空间。
这样的设计并非一时兴起。“书店的定义不再是单纯的图书卖场,我们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转型问题,要有更多有效的阅读和活动空间。”正如嵊州市新华书店总经理求超平预期的,书城的高颜值吸引了读者走进来,多元的阅读空间则让更多读者选择留下来。
读者留下来自然需要开展活动。“空间区域多了,我们就把活动团队、宣传团队、展陈团队都组建起来,把书城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还安排了很多公益活动。”徐玉燕说,书城员工中,有人当过幼师,就给孩子们讲绘本故事;有人手巧,就开手工课程;有人会干家务厨艺好,就安排厨艺小课堂。总之,人尽其能。
嵊州书城从2023年9月开始推出的“文书里”文化市集,每周六在书城及周边开市。市集有文艺表演、非遗展示、原创好物、公益服务等内容,集文化打卡、生活体验、茶歇美食、休闲娱乐、便民服务于一体。不仅如此,市集还衍生出共富工坊市集,在全市的乡镇街道巡展,助力乡村共富。
凭借场地和团队的优势,嵊州书城的影响力慢慢大了起来,周边的兴趣班、社团,还有学校、文化馆、社区等也开始走进书城办活动,有的甚至将书城当作常驻基地。
“活动多到排不下,后来我们开始象征性收费,一场500元,包年半价,活动越多越便宜。如果是持续多年做公益阅读的,我们全力支持,分文不取。”徐玉燕坦言,分文不取的底气,离不开嵊州市政府给予的财政支持。过去两年,来自嵊州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妇联、市非遗中心、市文广旅局等部门单位的扶持基金,每年总数超40万元。经费主要用于几个方面:一是工作人员的补助,开展一场活动可以每人补贴20—50元,以示鼓励;二是用于活动的物料支出。
前不久,浙江省新闻出版局下发了《关于做好2025年度向实体书店购买阅读服务工作的通知》,此次政府向实体书店购买阅读服务的扶持资金计划安排约200万元,实行专款专用,用于实体书店开展全民阅读相关活动。这对嵊州书城来说是个好消息,今年办阅读活动更有动力了。
“我们真切地享受到了政府购买阅读服务的福利,这不仅是对书店开展公益阅读活动的认可和肯定,也是对书店持续开展阅读服务的推动和有力支撑。”徐玉燕说。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5年4月16日星期三总第8432期头版 记者:黄琳
嵊州非遗美食小笼包传承人沈红平在嵊州书城“文书里”文化市集上带小朋友制作品尝小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