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请选择排序方式: 类别   版别    出版年月↓   折扣↓   定价↓
  • 中国传统家具图史

  • 所属分类:艺 术>>艺 术>>工艺美术     作者:编者:何宝通     出版社:北京联合
  •     何宝通编著的《中国传统家具图史》是一本从史 学角度入手,讲述中国传统家具形成、发展和特征的 图谱。书中各个章节系统概括了传统中式家具产生和 发展的历史条件,并以图文对照的解说形式,对包括 魏晋、隋唐、明清等在内,各朝代家具的品种、功能 、结构特点和风格样式进行了梳理和简单分析。全书 搜集到家具造型图案,包括桌椅、床榻、台案、箱柜 、几架等共计500余幅,其中,每幅图案都有明确的文 献记载、实物出处以及规格参数。最后两个章节还简 单介绍了传统家具的用材及陈设习俗,丰富读者的基 本鉴别能力和传统知识积累。 本书兼具辅助研究价值和实用性,可供家具、工 艺美术设计人员及影视美术专业人员作为参考书选用 ,也可被民间收藏爱好者当作家具鉴赏和甄别的手头 指南。
  • 人民幣:RMB 72.00 元     售价:NT$ 288.0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图像的生与死(西方观图史)(精)/轻与重

  • 所属分类:艺 术>>艺 术>>工艺美术     作者:(法)雷吉斯·德布雷|责编:高建红|总主编:姜丹丹//何乏笔|译者:黄迅余//黄建华     出版社:华东师大
  • 丛书项:轻与重
  •     《图像的生与死》是一 部讲述图像在西方的起源、 演进和死亡的历史,同时也 是一部通过分析图像及其传 播手段而建立的西方思想史 。全书论述了西方人视角下 图像从魔幻的到艺术的再到 经济的演变过程,对技术革 命与集体信仰对于图像所产 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刻分析。 作者雷吉斯·德布雷从西方 哲学、宗教、艺术、科技、 媒体等方面,对图像起到的 作用和反作用进行了详尽又 深入的解读,许多观点都闪 烁着思想的光芒,如认为对 图像的控制和传播造成了世 界的差距和不公,能给读者 带来很大启发。
  • 人民幣:RMB 68.00 元     售价:NT$ 272.0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中华图像文化史(儒学图像卷)

  • 所属分类:艺 术>>艺 术>>工艺美术     作者:周贇|总主编:韩丛耀     出版社:中国摄影
  •     儒学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中国一切世 俗伦理、价值、审美及思维方式都有儒学的痕迹。 所以,儒学的产生、发展及其性质,就成为了我们 不得不首先关注的地方。儒学是一套文化体系,从 政治到民俗、从宗教到日用,她涵盖了几乎社会生 活的全部角落。 周贇著的《中华图像文化史(儒学图像卷)》 分九个章节分析了所划分的每一类型,从其生产、 构成、传播等方面配无数的图像,从而展现出中华 图像文化的博大精深,使读者了解各个时代的儒学 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并体味到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 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 人民幣:RMB 198.00 元     售价:NT$ 792.0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中华图像文化史(铜镜图像卷)

  • 所属分类:艺 术>>艺 术>>工艺美术     作者:武利华//武耕|责编:李亚坤|总主编:韩丛耀     出版社:中国摄影
  •     《中华图像文化史·铜镜 卷》不同于美术史研究,也 不是一般意义的艺术史,它 汇集了从新石器晚期到清末 300余幅有典型意义的图像 资料,调动了考古学、美术 学、文献学、宗教学、图像 学、符号学、传播学多种的 研究方法,从多视角、全方 位对铜镜图像作出立体的解 读。特别是从图像的生产场 域、构成场域、社会场域的 三个维度展开,每个场域中 都含有技术性形态、构成性 形态、社会性形态,更是一 种全新的尝试。由于铜镜图 像构成的复杂性,在本书中 ,针对每个年代铜镜图像的 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分析 方法,其目的就是:意义不 但需要从信息中获得,更需 要从文化中理解。
  • 人民幣:RMB 198.00 元     售价:NT$ 792.0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中华图像文化史(山水图像卷)

  • 所属分类:艺 术>>艺 术>>工艺美术     作者:王江鹏|责编:马兰|总主编:韩丛耀     出版社:中国摄影
  •     在中国文化中,“山水” 是一个独具内涵的概念,它 特别强调“山水”作为人的精 神外化、精神对象物而存在 的意义,这直接左右了中国 山水图画观念的形成和山水 图画艺术语言的运用。因此 ,山水图画中包含了巨大的 人文艺术信息,山水图画所 呈现的图义,实际上就是一 部中国几千年来的思想变化 史,同时也是一部技术史和 传播史。《图像文化史.山 水图画卷》是“中华图像文 化史”的类型史之一,专门 研究了山水图画的产生和演 变历程,通过对先秦至清代 山水图画的主要特点、构成 场域、生产场域、传播场域 进行分析,使读者了解各个 朝代山水图画的主要成就和 审美风尚,并体味到其中所 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 文精神。
  • 人民幣:RMB 198.00 元     售价:NT$ 792.0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中华图像文化史(建筑图像卷上)

  • 所属分类:艺 术>>艺 术>>工艺美术     作者:周学鹰//马晓//李思洋|编者:韩丛耀|责编:李亚坤     出版社:中国摄影
  •     本书从传统建筑与中 国图像关系、原始社会建 筑文化、夏商周建筑文化 、秦汉建筑文化、三国两 晋南北朝建筑文化、隋唐 一代建筑文化等六方面入 手,介绍了我们传统的建 筑的产生、发展和流变, 说明建筑与社会政治、经 济和文化的关系,重点探 讨作为建筑主体的图像视 觉艺术,展现其形式和意 义,兼论建筑图、建筑画 及其模型。
  • 人民幣:RMB 198.00 元     售价:NT$ 792.0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中华图像文化史(隋唐五代卷上)

  • 所属分类:艺 术>>艺 术>>工艺美术     作者:周俊玲|编者:韩丛耀|责编:付党生     出版社:中国摄影
  •     《中华文化图像史》隋唐分卷,汇集了大量图像 资料,并调动考古学、美术学、文献学、图像学、符 号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对这些图像做 出解读。隋唐五代时期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图像资料, 不啻为巨大的资料宝库。然而其空间和时间跨度都较 大,为研究者带来了一定困扰。希望读者在读完本书 之后,能够窥得隋唐时期多姿多彩的图像及图像背后 隐藏的信息,进而对隋唐时期的历史地位有进一步的 了解和认识。 《中华文化图像史·隋唐五代卷》分为上下两 册,本书为上册,本书在第一章介绍了隋唐五代时期 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概括当时的社会文化环 境,揭示图像产生的“土壤”。 第二章对这一时期的图像进行分类,并概括出隋 唐五代图像的总貌。隋唐五代时期共300多年,是经济 不断发展,政治、文化重心不断下移,终由贵族社会 转向平民社会的时期。 本书第三章将对图像的生产、构成、传播场域进 行介绍。在图像生产方面,主要分析生产机构、工艺 流程、制造者与持有人身份等问题;在图像构成方 面,对其视觉样式、主题及风格开展研究;在图像传 播方面,关注其受众群体、流通渠道、展示方式等, 为之后章节的图像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章及之后将要对隋唐的图像展开分类探讨。 第四章介绍的是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图像。这一时期 是中国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南北朝初创的一套中国 绘画理论和技法,经过隋唐时期的整理和发展,愈加 完善。 本书的第五章着重对书法图像的研究,将这一时 期的碑刻、印章、法书、雕版印刷品等置于一章内做 了统一的讨论。 第六、七两章介绍建筑与雕塑图像方面的内容。 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在秦汉时期已然奠定。隋唐时期 的建筑朝着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为宋代 建筑制度、建筑理论的完善打下了基础。
  • 人民幣:RMB 198.00 元     售价:NT$ 792.0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中华图像文化史(隋唐五代卷下)

  • 所属分类:艺 术>>艺 术>>工艺美术     作者:周俊玲|编者:韩丛耀|责编:付党生     出版社:中国摄影
  •     《中华文化图像史》隋唐分卷,汇集了大量图像 资料,并调动考古学、美术学、文献学、图像学、符 号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对这些图像做 出解读。隋唐五代时期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图像资料, 不啻为巨大的资料宝库。然而其空间和时间跨度都较 大,为研究者带来了一定困扰。希望读者在读完本书 之后,能够窥得隋唐时期多姿多彩的图像及图像背后 隐藏的信息,进而对隋唐时期的历史地位有进一步的 了解和认识。 《中华文化图像史·隋唐五代卷》分为上下两 册,本书为下册,隋唐五代的图像资料,还有一大部 分集中在各类手工业品上。对这些内容的讨论集中在 第八至十二章。隋唐金属器受西域影响甚深,无论是 工艺、纹饰还是造型,都有深刻的外来印记。隋唐五 代也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发展的时期。 本书第十三章即从图像的角度,解读隋唐时期不 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隋唐图像中,有来自西域文化的 凤首壶、具有波斯风格的联珠团花纹等。而在相当于 中国隋唐时期的其他民族遗物中,受隋唐文化熏陶者 也为数不少,尤以中国的近邻——朝鲜半岛和日本地 区为甚。
  • 人民幣:RMB 198.00 元     售价:NT$ 792.0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庆元瓷图鉴(精)/庆元历史文化丛书

  • 所属分类:艺 术>>艺 术>>工艺美术     作者:编者:陈化诚|责编:唐红|总主编:杨贤高     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学
  • 丛书项:庆元历史文化丛书
  •     《庆元瓷图鉴》以精美 的瓷器为主轴,直观地展示 了与庆元相关的唐、宋、元 、明、清时的瓷器,对庆元 瓷文化的发展和兴衰进行了 全方位、立体化展示。此书 只是庆元县瓷文化研究阶段 性成果的展示,相信不久的 将来,通过考古发掘、文化 发掘、民间收藏、政府征集 等多种方式将进一步推进庆 元县瓷文化的发展。 本书收录的瓷品有来自 故宫博物院、东京国立博物 馆、台北故宫博物院、浙江 省博物馆、广州博物馆、丽 水市博物馆、松阳县博物馆 、庆元县博物馆、庆元半湾 青瓷博物馆中的精美藏品,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庆元瓷”。
  • 人民幣:RMB 228.00 元     售价:NT$ 912.0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中华图像文化史(京剧脸谱卷)

  • 所属分类:艺 术>>艺 术>>工艺美术     作者:赵永岐|编者:韩丛耀     出版社:中国摄影
  •     中国戏曲脸谱起源于原始的陶面图案与上古的图 腾,滥觞于春秋的傩祭,孳乳为汉唐的戴面,发展为 宋元的涂面,形成于明清的戏曲脸谱。 在戏曲形成过程中,脸谱也在不断完善,形成现 今的脸谱。在戏曲形成之后,脸谱和面具仍然交替使 用。明显的就是贵州的地戏与傩祭,以及江西和安徽 的傩戏。西藏的藏戏无论生旦净丑都戴面具,有的剧 里多的有百余个人物戴着面具,少则也有十来个人物 戴面具。南昆剧中的神仙鬼怪一般情况下也都戴面具 ,不勾画脸谱。 京剧是全国性的大剧种,大量使用和发展脸谱, 但有些人物如加官、财神、魁星、罗汉等仍戴面具。 从脸谱和面具的混合使用与脸谱谱式的由简到繁 ,再由繁到简,可以看出中国戏曲脸谱发展的轨迹。 脸谱发展到近代,达到了的繁荣,随着中国本土戏剧 的兴盛,各个剧种都涌现出了优秀的脸谱作品,具代 表性和影响力的当属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在体现人物的性格特色、外貌特征等方 面都开始有了自己的规则和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它 既是京剧的附属品,也是舞台美术的杰作,具备独立 的艺术体系,供爱好者与后人欣赏、研究。
  • 人民幣:RMB 198.00 元     售价:NT$ 792.0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商品搜寻:
  • | 进阶搜寻
首页新手上路客服中心关于我们人才邀请联络我们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龙国际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地址:台北市中正区重庆南路一段103号1F 105号1F-2F
读者服务部电话:02-2381-2033 02-2381-1863 时间:周一~周五 10:00~17:00 服务信箱:bookuu@69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