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请选择排序方式: 类别   版别    出版年月↓   折扣↓   定价↓
  • 青梅煮酒(为萧二胡琵琶大阮古筝而作)

  • 所属分类:艺 术>>艺 术>>音乐     作者:朱杰     出版社:北京师大
  •     朱杰著的《青梅煮酒(为萧二胡琵琶大阮古筝 而作)》这部作品是作曲者专程赴福建泉州,广东 潮州等地采风,深入学习、研究泉州南音与潮州音 乐后创作的。 作品是为箫(新笛),琵琶,大阮,古筝与二 胡而作,借鉴了泉州南音的演奏形式。此曲灵感来 自于耳熟能详的文学名著三国中“青梅煮酒”的典 故,试图以当代人的视角审视这段悠久的故事,古 意浓厚的音乐,像是一面镜子连接了两个遥远的时 空。音乐开始时平静中暗含不安,情绪惆怅,暗喻 处在人生低谷的刘备正赴往吉凶未卜的曹操之约。 音乐在展开过程中,线性音色的箫与二胡柔和而克 制,象征刘备;与象征曹操的点状音色的琵琶、大 阮、古筝的铿锵有力相映成趣。在中段,点状音色 的琵琶、大阮、古筝的音乐发展越来越灼灼逼人, 而线性音色的箫与二胡从极弱开始,巧于应对,逐 渐发展成能与点状音色分庭抗礼,并在最高点时巧 妙的在旋律上胜之。 在音乐随后的发展中,视角逐渐转换为观众视 角,犹如当代人通过音乐这面镜子欣赏这场“戏中 之戏”。最终,两种音色融合为一,在古老,悠远 的意境中曲终。这部作品借鉴了泉州南音和潮州音 乐的元素,使用了泉州南音上四管的组合形式,也 借鉴了南音琵琶为主导,三弦和之,犹如“琴瑟和 鸣”;而箫(新笛)与二胡的关系中,箫(新笛) 为主,二胡为辅,“箫咬弦,弦入箫”……。加入 古筝主要是为了打破点状音色与线状音色的平衡, 强调象征曹操的点状音色的强势,古筝的写法也借 鉴了一些潮州古筝的特点。这部作品创作至今短短 两年时间内由北京师范大学和雅乐坊在国内外演出 ,受到中外听众的一致好评,得到我国民族音乐理 论家、演奏家和英国、日本等国音乐家的高度评价 ,“这是一首极具鲜明、浓郁中国民族特色,又不 乏现代气质,引人入胜的优秀作品”。为中西方音 乐文化交流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 人民幣:RMB 38.00 元     售价:NT$ 171.0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勤为大家乐(滑稽梅花第一人张克勤)

  • 所属分类:历史.地理>>历史>>传记     作者:编者:赵卿峰//孙继军|责编:赵光敏     出版社:上海文化
  •     是第一位以滑稽戏表演 获得中国戏剧最高奖—— 梅花奖的演员。 他从说评话出道,后跳 过芭蕾舞、唱过上海说唱 ,后拜在滑稽泰斗龚一飞 先生门下。 他从艺近半个世纪,辗 转于常州、上海、无锡、 苏州四地的滑稽剧团,他 自称为“飞鸽牌”,最终落户 并成就在苏州滑稽剧团, 成了“永久牌”。 他几十年在滑稽艺苑里 辛勤耕耘,说唱干净利落 ,表演夸张适度,灵活敏 捷、富有激情,肢体语言 丰富,形成漫画式的独特 表演风格,为广大观众带 来了无数欢笑,包揽了全 国各类戏剧大奖,是苏州 滑稽戏首批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传承人。 他就是被苏州观众亲切 地称为“老开心”的著名滑稽 表演艺术家张克勤。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 有了“小张一上台,笑声滚 滚来”的说法。张克勤的表 演在当时已获得观众的喜 爱和专家的认可。在他几 十年的从艺生涯里,先后 主演了《土裁缝与洋小姐 》《多情的小和尚》《一 二三,起步走》《青春跑 道》《钱笃笤求雨》《顾 家姆妈》《苏州两公差》 《今夜情》《今夜更有情 》《破镜重圆》等二十多 部滑稽戏及上百个小品。 本书以张克勤艺术生涯 为脉络,全面回顾张克勤 的从艺道路、成长经历、 艺术感悟、丰富情感、人 生智慧、难忘故事、趣闻 逸事。
  • 人民幣:RMB 68.00 元     售价:NT$ 272.0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为什么看着酸梅可以止渴(成语中的人体医学)/小牛顿科学与人文

  • 所属分类:少儿读物>>少儿百科>>少儿百科词典     作者:编者:小牛顿科学教育有限公司     出版社:现代
  • 丛书项:小牛顿科学与人文
  •     中国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浓缩发展出了充满 智慧的成语。 成语除了比喻意义,其中所描写的现象,是否能 用科学概念来解释呢?在这些成语背后,其实有与其 息息相关的科学知识,本系列将之分为人体医学、动 物、植物、宇宙、物理、化学、地球奥秘等多个领域 。本书以深入浅出的文字;搭配精细的图解,来说明 所蕴含的科学原理,让孩子在阅读成语故事时,也能 学习科学知识。 “千钧一发”“唇亡齿寒”“肝胆相照”……这 些成语里的“发”“唇”“齿”“肝”与“胆”等, 在我们人体中有什么重要的功能呢?为什么要用“肝 胆”相照,而不用“心肝”相照呢?为什么“望梅” 能够止渴呢?小牛顿科学教育有限公司编著的《为什 么看着酸梅可以止渴(成语中的人体医学)》根据成 语背后的传说、意义及用法,编写出生动有趣的小故 事,这些介绍人体器官、身体构造及生理反应的科学 知识,都在本书中有所解答。 快来一起看看这本兼具趣味性、知识性与思考性 的书吧,让孩子对成语有更深刻的了解与体会!
  • 人民幣:RMB 28.00 元     售价:NT$ 112.0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罗洛·梅谈死亡焦虑)(精)/心理学大师解读系列

  • 所属分类:哲 学>>哲 学>>心理学     作者:杨韶刚|责编:徐樟     出版社:北京联合
  • 丛书项:心理学大师解读系列
  •     本书从美国存在主义心 理学之父罗洛·梅的观点出 发,回答一个问题:人,为 什么需要存在感?答案是: 因为我们无法忍受它的反面 ——死亡焦虑,即当我们的 “存在”受到威胁时,不安全 感带来的强烈恐惧。 什么可以被称为一个人 的“存在”?或者在哪些情况 下,我们会觉得自己很没存 在感? 当我们无法肯定自己是 一个怎样的人,自我评价常 常受到他人的影响; 当我们无法在关系中感 受到“被需要”,从而无法构 建自我认可:比如无法在亲 子关系中感受到自己是否称 职,或无法在工作关系中获 得成就感和归属感; 当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 :比如面临可能失去工作、 财富、健康的危险; 当一些与生命有同等重 要意义的信念遭到动摇的时 候:比如无法完成内心期待 自己扮演的角色,或长期坚 持的价值观变得不再适用于 当下。 在这些时刻,一个人的“ 存在”受到了威胁,产生一 种“自己仿佛不存在”的消亡 感,或将要被“杀死”的恐惧 ,这种心理体验就是死亡焦 虑。时代的转变、疾病的暴 发、激烈的职场竞争、关系 中的心理暴力,都容易削弱 一个人的存在感。 作者借罗洛·梅之口,将“ 存在感”这个一直以来非常 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通过 不同维度的举例,让读者知 道了一个人的“存在”是由哪 些面向构成的,以及为什么 当我们无法解决现实中的存 在问题时,会产生不安、恐 惧、焦虑、迷茫、丧失意义 感等一系列反应。 心理困境的根源是存在 感的丧失。本书也通过罗洛 ·梅的存在主义治疗观,从“ 如何理解和对抗焦虑”“如何 学会与人建立有爱的联结”“ 如何实现健康人格”等方面 ,给出了增强存在感的建议 。
  • 人民幣:RMB 68.00 元     售价:NT$ 272.0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商品搜寻:
  • | 进阶搜寻
首页新手上路客服中心关于我们人才邀请联络我们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龙国际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地址:台北市中正区重庆南路一段103号1F 105号1F-2F
读者服务部电话:02-2381-2033 02-2381-1863 时间:周一~周五 10:00~17:00 服务信箱:bookuu@69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