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请选择排序方式: 类别   版别    出版年月↓   折扣↓   定价↓
  • 你的人生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

  • 所属分类:哲 学>>哲 学>>心理学     作者:(日)水岛广子|责编:路嵩|译者:姚奕崴     出版社:四川文艺
  •     这是一本从心理学角度 ,告诉女性要如何面对自己 的书。 生为女性,从小到大都 听过不少“应该”——应该要 细心体贴,应该要优雅文静 ,应该要追求爱情,应该要 结婚生子……女性仿佛是一 出生就具有各种“机能”的性 别,一旦没有达成外界所设 定的期许,人生似乎就失去 了价值。 但是,如果一辈子活在 这样的社会标准束缚下,硬 逼自己做个“完美女人”,就 会身心俱疲;或者,因为无 法达标,就自我放弃,也无 法实现对人生的期许。很多 女性,直到走过很多弯路之 后,蓦然回首才明白:原来 ,自己是落入了一个叫做“ 女性应该如何”的陷阱。 想要获得真正的自由, 其实还有“第三条路”可以选 择——脱离“被评判”的处境 ,重新成为一个没有任何标 签的“人”,发挥自己独有的 特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 式认真活着,享受人生的各 种可能性。这样,就可以因 为“自己是女人”而收获自在 、幸福的生活。 这就是水岛广子的这本 书要带给女性的支持和力量 。
  • 人民幣:RMB 39.80 元     售价:NT$ 159.2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旁观者效应(好人为什么冷眼旁观)

  • 所属分类:哲 学>>哲 学>>心理学     作者:(美)凯瑟琳·A.桑德森|责编:卓挺亚|译者:张蔚     出版社:浙江人民
  •     为什么明知举手之劳 可以带来巨大的改变,即 便是“好人”,也经常选择 袖手旁观? 很多事实告诉我们, 沉默会延续残忍。那么, 在需要我们有所行动时, 为什么我们会无动于衷呢 ?又需要怎么做,才能让 我们挺身而出呢? 在本书中,桑德森利 用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前 沿研究,从社会心理学的 角度指出了我们无动于衷 的原因,同时还分享了一 些促进我们挺身而出的策 略。 你的举手之劳,可以 让别人绝处逢生。
  • 人民幣:RMB 58.00 元     售价:NT$ 232.0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为什么总是感觉被掏空(如何应对心理内耗)

  • 所属分类:哲 学>>哲 学>>心理学     作者:(荷)威廉姆·范·德·本德|责编:张一弛|译者:常江涵     出版社:浙江大学
  •     新的一天才开始,你就 已感到疲惫,生活对你来说 似乎就是乏味、枯燥的不断 重复。体力不济让你开始逃 避社交活动,虽然还能勉强 应付工作,但却一直无精打 采、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 时常想请病假。 你的思绪很乱,难以平 静下来——压抑的情绪、无 法调和的失控感,甚至出现 睡眠障碍。 你是否频繁陷入难以遏 制的疲惫与空虚之中,仿佛 身心都被掏空了?那是因为 你的内在精神能量会在不知 不觉中被消耗殆尽,你因此 陷入超负荷的负面状态。 在本书中,作者结合专 业的医学知识、实际案例, 以及多年的研究经验,提出 精神能量管理体系,将内在 精神能量比作精神电池,并 将日常生活中的所有行为和 活动分为4种类型,帮助读 者分辨生活中提供或消耗能 量的事件和途径,从而更好 地调整身心状态。 积极能量给予方式:那 些能增加能量的活动或事件 。性格外向的人容易通过社 交活动获得能量,而性格内 向的人则更适合独处的方式 。 能量恢复方式:较为中 性的活动和事件。你对这些 活动不一定会抱有期待,但 完成它们会有好处。比如, 体育运动对某些人来说就是 极为容易放弃的一种能量恢 复方式。 积极能量消耗方式:一 些做起来很有趣,让你很享 受的活动,但在完成这些活 动后你的能量会大减。社交 、忙碌的家庭生活等都属于 积极能量消耗方式。棘手的 点在于,通常它们让你很享 受,当下你很难注意到能量 的消逝,这也是你很容易忽 视疲劳的原因。 消极能量消耗方式:令 你感到不愉快的活动,哪怕 是一些细碎的事情(例如填 写表格)。它们是精神能量 的最大消耗者。
  • 人民幣:RMB 52.00 元     售价:NT$ 208.0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依恋效应(为什么我们总在关系中受挫)(精)/亲密关系与家庭治疗系列

  • 所属分类:哲 学>>哲 学>>心理学     作者:(美)彼得·洛文海姆|责编:刘阳|译者:刘元//陈武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 丛书项:亲密关系与家庭治疗系列
  •     他们并非不想拥有甜 蜜的爱情,并非不想拥有 亲密的友情,并非不想与 同事、领导搞好关系,在 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并 非不想拥有稳定的情绪。 他们想,但做不到。 如果问及他们童年期 与父母的关系好不好,相 信大多数人的回答都 是“NO”。 这些问题本质上都是 安全感的缺失。早期所形 成的非安全型依恋风格会 导致我们成年后难以与人 、事、物建立和谐、稳定 、亲密的关系,但所幸的 是,依恋风格并非一成不 变的。 在本书中,作者通过 多个故事告诉我们,通过 与某个安全型依恋风格的 人(老师、教练或是恋人 )建立健康、长期的关系 ,或是通过自我反省和治 疗,甚至通过养育子女, 一些因早年忽视和照顾不 周而形成非安全型依恋风 格的人,可以转变成安全 型依恋风格,进而逐步扭 转生活中的负面关系。
  • 人民幣:RMB 69.00 元     售价:NT$ 276.00
  •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 商品搜寻:
  • | 进阶搜寻
首页新手上路客服中心关于我们人才邀请联络我们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龙国际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地址:台北市中正区重庆南路一段103号1F 105号1F-2F
读者服务部电话:02-2381-2033 02-2381-1863 时间:周一~周五 10:00~17:00 服务信箱:bookuu@69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