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有梦不觉人生寒(杨绛传)

  • 定价: ¥48
  • ISBN:9787201137308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天津人民
  • 页数:261页
  • 作者:刘志则//邢桂平
  • 立即节省:
  • 2018-07-01 第1版
  • 2018-07-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杨绛,作家、翻译家、钱钟书的夫人,跨越了105年漫长岁月的一位才女。他和丈夫钱钟书一生伏案阅读,对文学和创作孜孜不倦地追求,并创作出了很受欢迎的小说、散文以及的翻译作品,在当代文坛上都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她的内心淡定从容、她的文字清丽淡雅、她的爱情珠联璧合、她的才情举世公认、她的一生充满波折……读读她的作品,在略显浮躁的现在平静一下心情,学一些她的智慧,感受一下文字的魅力以及不同时代的魅力或无奈。刘志则、邢桂平组的《有梦不觉人生寒:杨绛传》不仅是一本具有时代背景和人生启示的杨绛传记,也是追思一代文学大师百年人生的珍藏读本,文字清丽清新。

内容提要

  

    杨绛:著名作家、翻译家、钱钟书的夫人,跨越了105年漫长岁月的一位才女。
    她的一生,是充满波折的。她于民国时降生,恰逢革命风暴;在帝国主义侵华时赴京求学,恰逢中国遭受枪林弹雨;于战时出国留学,居家万里无依无靠;于八年抗战中辛苦奔忙,只为在风雨飘摇中维持生计;一心不涉足政治,却被无辜卷入一系列政治斗争中;一生坐拥书城、厚积薄发,却被钱钟书的光环遮挡……女儿和丈夫的先她而去,让她一度悲痛不已。但等到所有都尘埃落定,她依旧能一脸从容地坐下来,怀着感恩和温暖来写《我们仨》。
    刘志则、邢桂平组的《有梦不觉人生寒:杨绛传》中有关于她的家庭出身、求学经历、恋爱婚姻的介绍,也有她异乡求学、相夫教子、笔耕不辍的人生选择和生活智慧。不仅是一本具有时代背景和人生启示的杨绛传记,更是追思一代文学大师百年人生的珍藏读本。

目录

序: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第一章  书香世家,严父慈母
1.望俨然,即之也温
2.如春雨,润物无声
3.随遇安,寒素人家
第二章  袅婷少女,人淡如菊
1.夏日将闻喜讯来
2.唯有青葱少年时
3.求学坎坷显才情
4.错失清华向东吴
第三章  初次相逢,已许平生
1.蔷薇新瓣浸醍醐
2.似万千梦里遇见
3.云中谁寄锦书来
4.婉拒费郎千金意
第四章  “一双名剑”,英法求学
1.夫唱妇随别亲友
2.才女亦是贤惠妻
3.天使降临尘世间
4.家国情怀系我心
第五章  抗战荼毒,重归故国
1.南北相思不相忘
2.有死别,无生离
3.创巨作,一鸣惊人
4.伴君著书《围城》出
第六章  定居京华,女者侠气
1.水木清华做学问
2.政治风潮身心碎
3.欲把菜园当“花园”
4.居无定所波折多
第七章  巧避政治,文人傲骨
1.三里河畔终安稳
2.《堂吉诃德》获殊荣
3.著书写作不停歇
4.待我心,世间始终你好
第八章  我独自,怀念“我们仨”
1.“写女”欲陪君
2.爱女香消孤难耐
3.生死相念终不渝
4.逃向何处?终是“书”
第九章  山水一梦,世间再无“先生”
1.修身养性,不屑争抢
2.俭以养德,乐施善行
3.淡泊名利,突陷风波
4.人生边缘,百岁感言
5.万人如海,女儿“归家”
附录一
杨绛经典语录
附录二
杨绛本人自撰的生平大事记

前言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孔语有日:“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君子修道立德,不以困穷而改节。故日:与善人居,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气若
    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
    如淡淡的云,如傲雪的梅,翻过春夏秋冬,如水洗心。万里长空,就在这样馥郁的芬芳中,静谧无垠。杨绛如一朵误入凡尘的兰花,任凭年华流转,她依旧保持着初临人世时的洁净。
    出生于书香世家,严父慈母的家庭架构、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无疑为杨绛的成长创造了一个得天独厚的良好环境。父亲杨荫杭崇尚西方教育,十分严苛又十分开明,对杨绛自由精神和人格的树立与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母亲温婉贤惠,又让杨绛在无形中深受感染。两者的完美结合,奠定了杨绛一生勤奋求学、温婉淡泊的心性。
    从孩童到幼年,从年少到芳龄,杨绛在独立的人格与精神中日臻成熟。她三番五次想要去清华求学,只为遇见那个命中注定的钱锺书!他们相识于清华园浓密芬芳的丁香花影里,从此一见钟情、牵手一生。
    他们携手远去英法留学,从此开启明媚清澈的人生;他们饱含家国情怀,在国难当头时毅然选择归根故里;他们埋身书海、投入毕生精力躬耕创作;他们傲然屹立、果敢无畏,在猛烈的整治风暴中,仍旧傲骨不屈;他们历经波折、多次辗转,才终于在三里河畔安家。而此时,他们早已不是从前那对花前月下的璧人。
    百年岁月,在她身上,只留下一片片馥郁淡雅的书香。她用清丽的文字,记录着在风起云涌的时代风暴下那安居一隅的从容与高雅;她用平和的文字,传递着政治斗争时自己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坚韧与力量;她用幽默的文字,反映着时代背景下社会的矛盾和人们复杂的心理。文字成了她说话的最好载体,不用开口,世事已经全然被她细腻的心思完全洞察。她用文字展现出一个时代的风貌,然后以文字为家。
    沧桑岁月,她演绎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神话。从大家闺秀到著名才女,从光鲜的夫人到灰头土脸的“灶下婢”,只要钱锺书需要她,她就无私无畏地站出来为他遮风挡雨。艰难困苦的日子,她与他相互扶持;风暴来临的日子,她与他并肩而立。为了钱锺书能够心无旁鹜地创作《围城》,她更是用瘦弱的肩膀揽下所有的家务,然后安静内敛地做他忠实的读者。
    兰心蕙质、贤才无双。在钱锺书的心里,她是妻子、朋友、情人的完美结合体。她淡泊名利、乐善好施、不屑争抢、从容平和。纵然岁月流转,他始终爱她如初。只因她有兰的高洁和芬芳,同时又有兰的低调和宁静。
    时光流转、沧海桑田。她对钱锺书的爱,深入骨髓、流于血液;既含婉约,又有傲骨。才女杨绛,柔和之中又自带侠气,所以,在阿瑗和钱锺书相继离世后,她依旧万分悲痛却又万分从容地留于世间“打扫战场”。她倾尽所有精力,为钱锺书收拾已经破碎的、字迹模糊的手稿;她深居简出、淡然处世,用文字让他们从前温暖幸福的“家”重现。
    本书将杨绛的生平之事巧妙而又无缝地串联,通过平和且兼具美感的文字,展现了杨绛看似平常却又充满传奇的一生。书中大量文字均是围绕杨绛的日常生活在叙述,还有小部分点到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和事件,致力为读者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感觉。与此同时,书中也对杨绛的丈夫钱锺书生平的一些趣事进行了适宜的补充,力求能让读者透过文字,看到更加真实、立体、生动的杨绛。此外,书中还有在杨绛生平之事的基础上延伸而来的部分人生哲理,不仅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一代文学巨匠的文学成就和百年芳华,同时也是对当下浮躁之风、势利之心的无声批判。相信读过此书的读者,都能从这本书里找到曾经某个时刻的自己。
    滚滚红尘,纷繁复杂;世间万物,轮回转换。难得是:始终保持一颗淡然、高雅之心。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杨绛如兰,不与桃李争艳,不因霜雪变色。她高贵而风雅、睿智而通透的灵魂,在岁月的洗礼中生机勃发、香如潮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