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本书为安徽省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系列丛书第二辑江淮名师名校长系列之一。本书初步规划为纪实性自传体文学作品,以作为国家级中学化学学科名师的成长各个阶段的典型案例为主要内容,简要记录作者从1984年从教以来,坚守教育一线30余载,守望家乡的基础教育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也记录了杨明生老师从一位普通的教师逐步成长为一位全省知名、享誉全国的专家型教师的成长历程。本书分别从教育、教学、教研、学校管理、社会事务等多个方面,深度探析一位普通教师从普通的老师到特级老师,再到安徽省名校长的成长历程与轨迹。
内容提要
本书系“江淮名师成长之路”中的一本。作者从自己初入教坛的点滴写起,谈到了自己在三尺讲台上的勤奋耕耘、勇于探索,在为家乡教育守望几十年的过程中,他获得过荣誉,也遭到过诋毁;他受到了学生的爱戴,也对学生倾心付出;他为提高学生的教学成绩绞尽脑汁,一篇篇论文就是他爱岗敬业的写照;……不管他获得肯定、受到质疑,他终究守在家乡教育的沃土上。他用他对家乡教育的守望,证明自己对家乡的爱,对家乡人民的爱,对基层教育事业的坚守。
作者简介
杨明生,1984年安徽师范大学毕业,霍邱一中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化学会第29届教育委员会委员,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徽省首届江淮好校长,安徽省首届教坛新星,安徽省优秀教师,安徽省家教名师,六安市先进工作者,曾获“中国化学会首届基础教育奖”等奖项。
1995年开始从事学校管理工作,长期战斗在教育教学与管理一线,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与较高的科研水平。多次参与安徽省高中生学业水平测试及中考化学命题工作,多次被聘为安徽省和六安市教师培训的主讲教师,被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师范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和研究生导师,多次为安徽师范大学、皖西学院、合肥师范学院、淮北师范大学、淮南师范学院等高校师生开展专题讲座,先后有近600篇教育教学及教研论文在CN类期刊上发表,其中在《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国家级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并有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目录
初入教坛:站稳讲台的艰辛
破格晋升:沉默十年的爆发
勤奋耕耘:科研助力专业成长
勇于探索:教改路上知行合一
名师领雁:教学团队比翼双飞
立德树人:用真情践履教育初心
老杨树下:用博客记录教育生活
建功立业:在创建中成就学校发展
参政议政:为教育发展建言献策
携手同行:两岸交流的教育使者
选择留守:厚植家乡教育一片绿野
前言
且行且思:为什么选择留守
2012年4月,我当选安徽省先进工作者。后来,组织上为我写了这样一段广播稿:
杨明生同志,一位甘于留守家乡教育的化学教师,在平凡的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及教育科研工作中,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争创一流,创造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为霍邱教育乃至我国基础化学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从一位普通中学化学教师到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得“安徽省特级教师”称号,获得“安徽省中小学教坛新星”“安徽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被聘为安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和该校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一位普通共产党员到“安徽省先进工作者”、十佳安徽省“江淮志愿服务优秀典型”、“六安市先进工作者”、“六安市优秀共产党员”、“六安好人”;从公开发表600余篇文章的教育科研能手到全国优秀教育硕士,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全国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先进个人”,“中国化学会首届化学基础教育奖”获得者(全国仅十位获奖者,杨明生同志是安徽唯一的获奖者),中国化学会第29届化学教育学科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学化学教师仅2位),第八届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得者,安徽省中小学优秀德育实践案例特等奖(全省十个),“安徽省家教名师”,“六安市学科带头人”,六安市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他犹如一颗璀璨的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明星,闪耀在皖西乃至安徽大地上。学生和家长信任他,同行羡慕他,专家佩服他,领导夸赞他。然而,这累累硕果里却浸透了杨明生同志奋斗的心血和汗水,这一个个光环上镌刻着杨明生同志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足迹。如今,杨明生同志虽已过了知天命之年,但仍然充满激情地奋斗在教育教学及教学管理一线。如果说,他两鬓长出的每一根白发都是一个音符,那么它们组成的就是一首一位家乡教育守望者高亢的奉献、敬业、爱岗之歌;如果说,他额头上的每道皱纹都是一条深深的印迹,那么它们组成的就是一条勤奋者坚实的勇于创新、艰苦奋斗之路。
霍邱的水土养育了一方教育人才,然而就在很多人才纷纷外流的时候,杨明生这位倍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教育奇才,却淡泊名利、甘于留守,无怨无悔地选择了霍邱教育,甘愿当一名家乡基础教育忠实的守望者。
广播稿一经播出,很多关心我的人,都在纳闷,到底霍邱这片贫瘠的土地有多大的磁力,能够吸引我放弃一次又一次外出的机会,舍弃一个又一个优厚的待遇,甘心地留守在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其实,早在2010年3月27日,我在霍邱教育博客网上发表的《我为什么选择留守》的博文,就已经回应了大家的困惑。
我为什么选择留守
前不久,我偶遇一位老朋友,他向我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你怎么还没有离开?他说:“你之所以还留在那个地方,还在校长那个位置上,只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要么是因为‘灰色收入’高,舍不得离开;要么是有点傻,对外面的世界没感觉。”
这位朋友的疑问是真诚的,绝没有鼓动我离开的意思,我也不会怪罪这位朋友。但我要说的是,我既不傻,对身边发生的一切,心里都有数,又不留恋所谓的“灰色收入”,因为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灰色收入”。
如果我真想走,1992年我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工作系录取,我就走了。如果真的走了,可以说无论对自己、对家庭,还是对孩子都比现在要好上千倍、万倍,用天壤之别来形容绝不为过。这也是我人生当中最“后悔”的一件事,这也是我最对不起我孩子的一件事。每当我受到委屈、遭受打击或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是有一丝丝的酸痛,甚至流泪(脆弱是我最大的缺点)。当为了孩子找工作投朋靠友的时候,当为了学校的工作拜这求那的时候,当为了别人的事走东奔西的时候,我真正感受到了错过机会的可惜和被冷落的可怜。记得我当年放弃上学时,我的叔叔骂我,我还和他顶过嘴——难道我的眼光不如一位普通的农民?难道我真是像这位朋友所想的有什么割舍不了的恩与情?
我的一位在教育界德高望重的老领导,也是我的老朋友(至今他仍然喊我老弟),多次对我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们这个地方有什么不好呢?至少我不愿意看到你走。”那一年的春节,我应邀与同志们一道给一位曾经分管霍邱县教育的老领导拜年,这位在我心目中很严肃的领导热情地招待了我们。席间,他站起来对我说:“我要敬你三杯酒,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当年我按照县委主要领导的意见,代表组织阻止了你去××学校任职。我们还向上级组织上说,这个人有点小本事,就是有点不成熟!”这是我第一次听说,我差一点因工作需要被上级调走!也许那次走了,我现在可能不是这么一种境况了,因为有了一个新的平台。但我没有后悔.因为后悔也来不及了。
又是一年,我心情特别不好,真的想走了,倒不是为了高薪,纯粹是想离开这个让我伤心的环境!不是因为伤心的人,而是因为让我伤心的事,那就是一封关于我的所谓的人民来信(一封匿名信)。有人围绕我的生活与工作编写了8个问题,印发到各位领导手中,甚至给县直机关、乡镇主要领导都寄了。虽然我是被选择走,但绝对是违心的。我在全国100多位校长中脱颖而出,在那么难的情况下靠自身的努力谋得了一个位置。当地组织部门来考察,大家知道我要走了,从县领导到主管部门负责人心里都不是滋味,尽管大家都坐到一张桌子上吃饭了,但从一开始就有了火药味,最终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了——不欢而散。我去向领导请辞,他们都是一句话:到那去弄啥?!但我还是去上了半天班,下午我就又回到了我苦心经营、非常熟悉的地方,这次是我自己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北京朝阳区、广州南沙区、上海徐汇区、江苏南通市的学校都向我发出过邀请,但我最终都没有走!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我选择了留下呢?是良好环境、人才机制,还是他人口中的“灰色收入”、家乡情结?我说,是我的一份又一份割舍不了的牵挂让我选择了留守!
我的母亲——一位非常善良的农村老太太,一位伟大的女性。我父亲早逝,是她独自操持这个家,供养我们兄妹五人,一生中历尽了人间的千辛万苦,让我们一个个成人成家!她老人家最大的困难就是不能坐车,甚至坐摩托车都晕得要命,作为家中老大的我,在她的有生之年,我绝不可能离开她半步!
我的单位——一个曾经十分薄弱的完全中学,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发展到今天,真的非常不容易,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其中的艰难。一次又一次地创建,一批一批地拆迁,一个又一个的冲突,我忍辱负重,能走到今天非常之难!放学时分,我站在大门口,就会心潮澎湃,来来往往的学生流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我的朋友——我不仅拥有很多普通朋友,他们总是给足了我面子,我还有很多要好的朋友,他们总是对我以“教授”相称,以朋友相待。正是这些朋友了解我、支持我、欣赏我,正是他们鼓励的眼神、中肯的话语,让我能够经常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暖与真情。特别是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大家可以带给我安慰与快乐!最难以忍受寂寞的我,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文环境!
我的同事——我的同事们,他们都非常有个性,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非常优秀、敬业。他们的个性是源于他们不屈不挠、不甘落后的性格,从不自卑、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们的优秀源于我们的积极引导和他们的不懈努力。没有他们的积极配合和努力,也就没有霍邱二中的今天。离开他们的支持,我很难想象该如何适应新的环境。
我的学生——我的学生是那么可爱!虽然他们的进校成绩是“三流”“四流”的,但他们都和我一样,无论什么时候都充满着自信与乐观情绪。无论我多么忙,我的课堂教学都不能丢,那是我谋生的本领,专业发展的根基。我自以为我上课不会误人子弟,我不上课反倒是一种资源浪费。每每遇到学生的问候“老师好!”,我心里总会涌起一阵阵暖流!
我的课堂——我的课堂是活泼的课堂,多年来我为我的课堂教学积累了十分宝贵的中学化学教学资源。这种课堂气氛,既是我精心备课、广泛储备教学资源的结果,又是我充分利用本土化的教学情境和教学素材的结果。
我的资源——我在全国中学化学教育界和安徽省普通高中校长界的资源,我以为是不错的。我无论走到安徽省的哪里。我和我的同事们都会受到兄弟学校的热情接待,无论我出现在全国中学化学界什么样的会议上.总能找到知道我、关注我的人!
我的爱好——我的最大爱好就是“写”,在我所留下来的这个地方,我已经非常得心应手了,环境成熟了,和周围的人熟悉了,管理也成熟了.我可以放手,可以轻松,可以放得很开!我可以静下心来做学问,写的东西就会很多!
我的理想——我的教育理想就是我们能够早日实现教师敬业、学生勤学、环境优化、设施一流的教育。这个理想需要很多人真心的付出与努力.需要很多人静下心来“真抓实干”。从我们这每走一位教师,特别是成熟的、优秀的教师,我们就可能会少一分力量,特别是我的出走很可能就会动摇“军心”,我甚至还会成为人们关注的、受人指责的“教育逃兵”!
有人还会说,你选择留守,你又得到什么了呢?谁会把你看成中学化学界的学术权威?谁会想起你是一位资深的特级教师?谁又会注意到你是一位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我要说,这些本是无所谓的,这些光环也许是对我选择留守的最厚重的奖赏,但这些光环绝不是我刻意去追求的!
当然,特级教师的出走,他们心甘情愿吗?背井离乡、离家别子,谁又愿意呢?我曾经说过,如果我不是特级教师,我就在学校里给特级教师这种优质的教师资源发高薪,有了高薪他们还会走吗?如果没有高薪、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特级教师”这个头衔就是他们出走的“助力器”!但我不能这样做,因为我是特级教师!我不能自已给自己制定奖励政策!现在想一想,他们出走也是无奈的选择,除了每月原来80元现在300元的津贴,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平时或节日里,谁又能想到他们的存在呢?谁又会想到他们曾经做出现在还在继续做出的突出贡献呢?
有位领导善意地提醒我:教师出走,哪个学校出走的最多呢?我说是我们学校。近三年来,霍邱二中调离或出走的优秀教师多达十几人。他们真的都非常优秀,其中有2位特级教师、4位优秀青年教师。他们的离开.并没有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产生多大的影响,因为我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师梯队。当然,谁要走,我们也不会阻止的,事实上也阻止不了!如果有一天我有权制定学校的奖励政策了,或许我会劝他们留下来,但至少现在我们的“待遇留人”机制还未建立!
学生外流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的优质教师资源不能外流,只要我们的教师资源能够不断优化,流失的学生资源终究会回来的。但一旦优质的教师资源外流了,恐怕学生资源外流只会加剧!我们今天的教育比过去什么时候都需要更多的守望者,而且是优秀的、敬业的、忠实的守望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用什么办法把教师队伍稳定住,是我们教育的千年大计,除了待遇,就是必要的人文关怀了,而且人文关怀比待遇更重要!
愿我们更多的优秀教师都能够选择留守,以教师特有的博大情怀,为这片艰苦而贫瘠的基础教育土地做出自己的贡献!
此博文浏览量创造了霍邱教育博客网单篇博文浏览次数最多的纪录,很多读者留下了感动的文字。
一位署名“zja”的读者在留言中写道:
近来,读霍邱第二中学校长杨明生先生的教育博客《我为什么选择留守》一文,深为先生坚守霍邱教育矢志不渝的精神而感动。在眼下诸多名师“孔雀东南飞,一去不复返”的背景下,杨明生校长的选择无疑是可贵、可敬、可赞的。感慨系之,特作此诗以记之:
很早就已熟悉了您的大名.
有谁能像您那样对故乡教育情有独钟!
您以自己非凡的智慧和执着,
深刻地诠释了什么是奉献、什么是真情!
选择留守,留下的是您对父老乡亲的一片赤诚:
不愿离开,这里有您孜孜以求志存高远的憧憬!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特级教师本来就凤毛麟角,
情系桑梓更是仰之弥高、令人崇敬;
这一方热土虽然潜力巨大,但还十分贫瘠,
她太需要像您一样出类拔萃的园丁!
您的去留牵动着众多期待的眼睛,
霍邱教育有了您是霍邱的大幸:
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祝愿您在教育的蓝天自由翱翔!
一位署名“呵呵”的读者在留言中写道:
杨校长,你是我们霍邱教师的榜样。你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将在霍邱教育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你是人才,你是教育界的精英,这不光是指你的学识,更是指你的精神。你很务实,敢说、敢做,这是你的风格。真心希望在你的带领下不光是霍邱二中,全县的教育事业都蒸蒸日上,打出霍邱教育的牌子。向我你致敬。
现任霍邱二中校长,原任霍邱二中副校长王勇以“太阳”的名义留言:
读罢杨明生校长的《我为什么选择留守》一文,我的心灵受到很大的震撼和洗涤。作为杨明生校长的助手,我在教职工会上说过:我感觉很累、很辛苦。因为在他的引领下,你停不下来,他的身上放射出一种无形的力量,推着你前进。但我也告诉我的同事:当我们走出校门,走到兄弟学校中去,我们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因为我们的教育观念、教学能力和水平远远超前,我们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和教科研能力令他人汗颜,我们的讲话很内行、很专业,不会贻笑大方。每当此时,我的心中感觉甜丝丝的,感觉“忙得其所”、累得值得。因为我学到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得到了让我受益终身的宝贵精神财富。尽管现在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但我们还是和杨明生校长一道每天坚持一节课左右的晨练,打打太极拳、练练太极剑,感觉身上有使不完的劲,生活得非常充实。在此,真诚地向杨明生校长道一声“谢谢”。
一位曾经当过“教育逃兵”的“yugong”真情地写道:
感动于杨明生校长您的坚守!我读罢此文,已经泪光闪闪。向您致敬!您怀着对霍邱二中的深深的情意留在霍邱,霍邱二中的发展是您真心付出的结果。付出的越多,就会爱得越深,也许是您最后选择了留下的最主要的原因。看了您的这篇文章,我很惭愧,因为我曾经当过“教育逃兵”;看过您的这篇文章,我突然间有了一些动力!我今天看了干国祥老师的一篇文章,特别将里面的几句话送给您,也送给自己:
作为教师,以成就学生的方式,来成就自己的此生意义。
作为校长,以成就师生的方式,来成就自己的此生意义。
作为任何一级管理者、指导者,以成就他者的方式,来成就自己的此生意义。
而为了让自己所欲使之成就者能够看到希望,看到事实,我们总是需要率先坦呈出自己的卓杰,以自己的火光,点燃那些可以成为大光明的生命。
署名“gl909”的网友在他的留言中写道:
只有真正具备教育良知的高级知识分子的道德力量,才能先天免疫源于市场环境下名利场的诱惑。一种根植于对家乡、对事业、对亲友、对学生深厚而广博的挚爱,进发出比金子更加耀眼的光彩,从而激起人们无限的深深崇敬。平凡的人生,伟大的灵魂。
一位寿县的朋友以“寿州园丁“的名义留言:
不论是春天时的枝繁叶茂,还是秋季里的一片金黄,杨树总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他在享受自己精彩生命的同时,也在奉献着社会,服务于他人。拜读了此文,我心中感慨万千:先是感动,没想到理科出身的杨主任感情竞也如此细腻、丰富。看了您的博文更是欣赏不已,心动了……感谢您的留守,您让我们感到了您的故乡之恋、赤子之心。您发自心底的善,一定会感染很多人。您不会孤单,因为在您的身后,一定会出现一片根深干壮的杨树林,我们共同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