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10余位作家,50篇经典文章(包含中小学阅读理解常考篇目),配丰子恺精美插图和精美书签。央视《朗读者》多次动情朗读本书名篇。这是一本关于对人世间眷恋的散文集子。他们与读者真诚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对美好事物的真实感受与感悟。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由现当代知名作家分享对人世间亲情、感情、美食、草木、山河等美好事物眷恋之情的文章合集。
史铁生、汪曾祺、余光中、沈从文、梁实秋、季羡林、丰子恺、老舍、徐志摩、林徽因、周作人等大家从不同的角度,与读者真诚地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对美好事物的真实感受与感悟。全书分为七个部分,内容丰富,情感真切,温馨暖人,给读者以深情的体验、美的感悟、生命的启迪。
媒体推荐
莫言、周国平、金庸、贾平凹、冯唐、曹文轩、沈从文、顾城、铁凝、何立伟、林清玄、朱光潜、朱自清等名家诚意推荐。
我对史铁生满怀敬仰之情,因为他不但是一个杰出的作家,更是一个伟大的人。
——莫言
他是中国当代可以称作伟大的作家,他代表了也大大提升了中国当代文学的高度。倘若没有铁生,中国当代文学将是另一种面貌,会有重大缺陷。在这个灵魂缺席的时代,我们有铁生,我们真幸运!
——周国平
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贾平凹
上世纪末,金庸访问北京大学,当被问及喜欢什么书时,他回答:“《牛棚杂忆》。”又问:“你最崇敬的北大教授是谁?”他毫不犹豫地答道:“季羡林。”
——金庸
明末小品式的文字,阅读时开窗就能闻见江南的荷香。
——冯唐
汪曾祺的作品自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并未达到振聋发聩、令人心情激荡的程度,但却会使人在心灵深处持久地颤动。
——曹文轩
从丰子恺那里,我学会了朴素。
——林清玄
他的画里有诗意,有谐趣,有悲天悯人的意味。它有时使你置身市尘,有时使你啼笑皆非,肃然起敬。他的画极家常,造境着笔都不求奇特古怪,却于平实中寓深永之致。
——朱光潜
你的文和画就像一首首小诗,我们就像吃橄榄似的,老咂着那滋味儿。
——朱自清
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1月生于北京,初中毕业后去延安插队,1972年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在某街道工厂做工七年。之后居家以写作为生。先后有中短篇小说、散文、长篇小说等出版。1997年底尿毒症加剧,开始靠透析生存。之后又有小说、随笔、散文、长篇小说出版。2010年12月突发脑溢血去世。
主要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命若琴弦》《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病隙碎笔》《记忆与印象》《我的丁一之旅》等。
目录
第一辑 要好好儿活、有趣地活着
人间/史铁生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两行写在泥土地上的字/季羡林
窗子以外/林徽因
再添几句闲话的闲话乘便妄想解围/徐志摩
四位先生/老舍
售书记/郑振铎
不亦快哉/梁实秋
“无事此静坐”/汪曾祺
第二辑 总有人用心,总有人挂念
给我的孩子们/丰子恺
无题(因为没有故事)/老舍
怀李叔同先生/丰子恺
悼路遥/史铁生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林徽因
月夜之话/郑振铎
一个邮件的复活/汪曾祺
第三辑 最是难忘,一碗人间烟火味
故乡的食物/汪曾祺
肉食者不鄙/汪曾祺
喝茶/梁实秋
谈酒/周作人
食豆饮水斋闲笔/汪曾祺
臭豆腐/周作人
酸梅汤与糖葫芦/梁实秋
宴之趣/郑振铎
第四辑 四季更换,留不住的时间
春/朱自清
春风满洛城/郑振铎
夏天/汪曾祺
扬州的夏日/朱自清
秋/丰子恺
故都的秋/郁达夫
冬天/汪曾祺
济南的冬天/老舍
第五辑 花花草草人间路,缓缓归
人间草木/汪曾祺
海棠花/季羡林
看花/朱自清
养花/老舍
蛛丝和梅花/林徽因
生机/丰子恺
第六辑 山河漫漫,一生自在
天目山中笔记/徐志摩
内蒙风光(节选)/老舍
翡冷翠山居闲话/徐志摩
富春江上/季羡林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
白马湖/朱自清
第七辑 人间种种美好,不了不断
给亡妇/朱自清
小病/老舍
死的浮想/季羡林
死之默想/周作人
韬奋的最后/郑振铎
死亡,你不要骄傲/余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