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内容提要
《在绝望之巅(精)》是二十世纪著名哲学家E.M.齐奥朗的初试啼声之作,写于作者饱受抑郁症和失眠症困扰时期。齐奥朗在其中对种种形而上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主题涉及荒谬、异化、抑郁、失眠、爱情、狂喜、苦难、贫穷、善恶等。本书以一种新奇的、抒情的、反体系化的哲学风格,奠定了齐奥朗的创作基调,作为这位现代哲学家的思想源泉,意义重大。
《在绝望之巅(精)》既是齐奥朗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非常受欢迎的作品,精致的散文语言、断章体的创作形式和悲观的哲学思想有机结合,表现出荒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态度,对西方知识界产生了极大影响。
目录
论真情流露
万物何其杳渺难及!
论不想活
对荒谬的激情
我与世界
疲惫与痛苦
绝望与怪诞
发疯的先兆
论死亡
忧郁
一切都无关紧要
狂喜
什么都无法解决的世界
矛盾对立与不合逻辑
论悲伤
全然不满
火浴
支离破碎
论肉体的真实
我不知道
论个人与宇宙的孤独
启示录
对苦难的垄断
绝对的真情流露
优雅的意义
怜悯的徒劳无益
永恒与道德
瞬间与永恒
历史与永恒
不再是人
魔法与宿命
难以想象的快乐
苦难的模糊性
一切都是尘埃
热情是爱的一种形式
光明与黑暗
放弃
失眠的祝福
论爱的质变
人,失眠的动物
真理,怎样的字眼!
火焰的美
智慧的匮乏
回归混沌
讽刺与自嘲
论贫穷
逃离十字架
对无限的崇拜
对平庸的改观
悲伤的负担
因工作而堕落
终结的感觉
恶魔般的受苦原则
非直接的动物
不可能存在的真理
主体性
人
爱情简论
一切都无关紧要
恶之源
美的魔术
人的自相矛盾
投降
面对沉默
相似之人和他的技艺
胡言乱语
齐奥朗年表
前言
想象齐奥朗
对作者展开想象,是所有阅读体验的一部分。更甚于普通读者的是,对译者而言,作者,或者那个名为作者的假想形象,是一份私人的痴迷。就像雅各与神秘的存在彻夜摔跤一般,译者也在与作者默默地争斗,直到作者向他道声祝福或者放他离开。就像雅各一样,译者也想了解自己的对手,想跟他见上一面,同时又被作者的面孔、名声、力量、风格所困扰。所以我和齐奥朗争斗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把他想象成一个从他的文字中召唤出来的精灵,就像从女巫的魔药中冒出来的精灵一样:长着狮子的脑袋,有着查拉图斯特拉的声音,在《圣经》的先知和西方花花公子之间轮流变换着戏剧性的姿态。最重要的是,我觉得他年轻和早熟得可怕,对痛苦有着不可思议的亲和力,对自我折磨有着恶魔般的倾向,就像一名充满阴郁和残酷活力的恐怖儿童,危险地玩弄着哲学,玩弄着有毒和致命的思想。
但我的齐奥朗有着历史的维度,还可以从不甚久远的过去还原过来。他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罗马尼亚政局混乱时期的年轻知识分子。他与荒诞派剧作家、法兰西学院成员欧仁·尤内斯库(Eugene lonesco)以及哲学家和宗教史学家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一道,参与了罗马尼亚20世纪30年代的文化复兴。他属于罗马尼亚“年轻的一代”——它的“愤怒的青年”,用马泰·卡林内斯库(Matei Calinescu)的话来说,他们代表了“一代人,他们的信念是青年人要胜过老年人——青年人等同于精神狂热、真实性、创造性、理想主义,而老年人象征着常规、惰性、政治腐败和气量狭小的唯利是图”。正如卡林内斯库所指出的,《在绝望之巅》首次出版的1934年,是罗马尼亚20世纪30年代文化复兴的高潮之一。伊利亚德出版了五本书,其中有一本宗教人类学研究著作,包含了《熔炉与坩埚》(The Forge and the Crucible,1962)的主要思想,而尤内斯库出版了他唯一一本罗马尼亚语的重要著作,一卷名为《不》(Nu,1934)的解构主义文学批评。
虽然比伊利亚德和尤内斯库年轻,但齐奥朗也同样有趣。他强烈的个性让他在年轻时就充当了虚构角色的原型。例如,卡林内斯库在米哈伊尔·塞巴斯蒂安(Mihail Sebastian)1934年的小说《两千年之久》(For Two Thousand Years)中,辨认出书中角色斯特凡·帕尔莱亚(这个名字寓意着大火)正是年轻的齐奥朗早期的形象。此人在书中撰写了一篇题为《邀请野蛮人尽快入侵》的文章。这个人物体现了“罗马尼亚年轻一代知识分子的末世虚无感”。
一切皆有可能,但一切皆不可能。一切都被允许,但同样,一切皆不允许。无论我们走哪条路,都不比别的路好……凡事都有解释,却又没有解释。一切都既真实又虚幻,既正常又荒谬,既辉煌又平淡。没有什么东西比其他一切更有价值,也没有什么想法比其他任何想法更好……所有的收获都是损失,所有的损失也是收获。为什么总是期望有明确的立场、清晰的观点、有意义的话语?我觉得对所有向我提出或没有提出的问题,我似乎都应该喷出火焰,作为回应。
在《苦涩三段论》里,齐奥朗回忆了一段简短的往事:作为一名年轻而雄心勃勃的哲学学生,他想就一个极为新颖的题目写一篇论文,他选择了“眼泪的一般理论”,这让他的教授大失所望。也许《在绝望之巅》就是为了代替这篇计划中的“眼泪理论”而写就的。它荣获了国王卡洛尔二世文学和艺术基金会的奖项。我那位年轻的齐奥朗是一位不能或不愿抽象和系统地进行哲学思考的哲学家,他经过一场戏剧性的转变——《在绝望之巅》正是对此所做的煞费苦心的记录——成了一名诗人。
作为一名诗人,他还在继续探究着哲理——富有诗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