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内容提要

《东非野生动物手册》是一本博物学读物中最基本的工具书,展示了非洲动物之美,提供了最基础最实用的知识。书中对非洲大陆东部地区常见的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物种的基础信息和生态学知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说明,总计380多个动物物种。每种动物配以详细的文字描述、基础信息对照表、实拍的生态照片,书后附有中英拉三种文字索引,便于读者们查找和快速上手,在野外观察动物和平日研读时科学使用,认识更多的动物物种,更快更多地了解东非的自然物、景观和生态。
目录
汪序 忆35年前的两则非洲的逸事
刘序 野外手册对于复兴博物学为重要
弁言
使用说明
哺乳纲
鸟纲
爬行纲和两栖纲
主要参考文献
拉丁名(学谷)索引
中文名索引
英文名索引
跋
图片版权说明
前言

汪序
忆35年前的两则非洲的逸事
汪松先生,生于1933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中国全国委员会主席,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理事会理事,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的倡导者、领导者之一。
张劲硕博士和他的合作者吴海峰要出版一本《东非野生动物手册》,请我为之写序。我对非洲野生动物没有研究,这给我着实出了个难题。为此我想了好久未能动笔。
非洲我最早是1983年去的。记得那时,我和三位同事到非洲的博茨瓦纳出席《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第四次成员国大会。一天傍晚,我们在一家餐馆吃饭。我发现不远处的河边,有一个当地的儿童,一边望着河边的水禽,一边对着手里拿着的一本书。我出于好奇,走近一看,原来他是在看图识乌啊!我当即联想到,国内动物园时常看到小孩子对着动物做一些不友好的行为,他们的家长无动于衷,真是差距啊!
还是在博茨瓦纳,一位驻该国某单位的司机,用弹弓打伤了一只漂亮的小乌,把它养在鸟笼里。这在那个年代的我国,完全不是个问题。可是在博茨瓦纳则不然。没想到有一天这件事被当地的人发现了,他们向他提出了抗议。他本人深受教育,感触很深。尽管那时候这个国家还很穷,在其最好的假日酒店里举办这场国际会议,会场只是一个特大的帐篷,然而他们的野生动物保护理念和法规却相当前卫。时隔35年,我国还不曾承办过一次该公约的缔约方大会呢!
后来我知道,博茨瓦纳同南非、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四国是非洲野生动物保护做得最好的国家。非洲国家有些在历史上十分贫穷,我们也许都看到过骨瘦如柴的非洲孩子的报道,但是没有听说过在非洲大草原上动用现代化装备大规模捕杀野生动物的报道,也没有听说为了发展传统医药,野生动植物受到极大的威胁而濒临绝灭的情况。相反,听说的却是非洲的穿山甲因为同我国的穿山甲是近亲而受到“株连”,其生存已岌岌可危!
其实,我国对非洲野生动物从本底调查到志书的编写出版,再到保护、管理、研究、教育、科普、国际交流等各方面,都很有基础。回想当年,我们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前辈寿振黄教授的带领下,兽类研究从其20世纪50年代初创建之日始,起点就很高,立足于全国乃至全球。由此,即便在那种艰难的时代,研究所也不惜花费巨资选购非洲兽类的志书。到了我受命负责选购书刊时,还继承了这一理念。国外重要的书刊包括非洲的哺乳动物书刊,即使在最艰难的时期也没有中断。前辈科学家治学理念高瞻远瞩,现在看来真是难能可贵!
如今改革开放40年了。随着经济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扩展,我国同非洲国家的经济、贸易、文化往来日益频繁。过去陌生的非洲,也已经是我国海外旅游的热点地区了。除了已有的西文书刊外,出版一些有关非洲的动植物和自然地理的通俗读物,显得十分必要和及时。
在中非交流合作发展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学习经验,参与非洲野生动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我们不但要在国内提倡生态文明,也要在国外做野生动物保护的卫士。张劲硕博士和吴海峰二位这本手册的出版来得及时,对于推动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东非,赴非洲从事经贸和旅游观光,很有实用价值,也必然有利于非洲野生动物的保护事业!非洲野生动物保护从理念到实践很多方面都很先进,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201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