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内容提要
本书中无论是鞭辟入里的幽默,还是哀而不伤的怀旧,都以一种举重若轻的言辞含而蓄之,既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文体追求,又历时地记录了作者三十多年最旺盛的人生经历中灵光乍现的思绪见解、漫步于伦敦街头巷尾所领略的大大小小的顿悟与重生。
作者洛根·波绍尔·史密斯为英国著名散文家,英语语言及金句大师,英语修辞上的完美主义者,收获了大批有鉴赏力的读者。他在书中讲述了该如何生活、阅读、写作、变老等等,言语间宛若朋友。
目录
巷陌琐记
卷一
前言
幸福
今天
午后邮件
蜜蜂营营
麦子
机缘
我的讲话
巨石阵
我的肖像
难题
希尔维亚·多丽亚
柏莱大楼
星星
教堂礼拜
牧师
谈吐之声
发生的事
卢顿
有备无患
大作
我的使命
鸟语
奢侈生活
空空的贝壳
临窗眺望
此事怎讲
惧高症
恶眼一瞥
不如意
自制
奇想一则
他们
布道坛上
旅队
人心所求
在哪儿呢?
亚登勋爵
望星空
我的地图
满月
自我感觉良好
良伴
欲望
心智建设
玫瑰
你也会是一眼源泉
蜘蛛
时代
卷二
青鸟
银行里
金钱
表象与真实
街上
见世面
社交成功
超凡入圣
山羊
长寿
公共汽车上
白日遐思
巷陌续记
追记
最后的话
跋
注释
前言
译笔点开的琐事
人之缘,书之缘
一个开放的人生,应该是一个不断与自己与世界对话的人生。在这对话中,人一遍遍地以一种孩儿般的目光看着世界的“陌生”,领略这陌生中的“新奇”,领受自身一次次的顿悟,以及顿悟中“自我”的重生。也许,一个人一辈子都在学着如何开放自己与之对话,开放自己与世界对话吧。回首当年上山下乡,自己是如何见识了十指抠泥的——literally and physically——汗与血的生存状态,是如何以风霜磨砺出的执拗背着人暗夜里挑灯自学,像儿童般在山野阡陌中领受了一次次的顿悟与重生。到1977级上了大学,连老师朗读英文时双下巴随着音调节奏的颤动也逃不过那双重新认识世界的童眼而印入脑际,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的校园绿荫中由此诞生成长起又一个新的自我。八九十年代之交,负笈英伦,一个全方位的文化冲击给了当时已经是大学老师的我一双新的童眼,带着黄泥汗血和闽地南风的基因,在异国的校园和街巷中再次成长起一个新的自我。
把这些自我的重生串在一起的,是一种缘分,人之缘分,书之缘分。有说和一个人相遇是一种缘分,那么与一个人相知而相交,更要一点灵犀相通。邂逅一本书,同样也是一种缘分,与一本书相知相交,同样也需要灵犀相通的那一点。教育,不就是师缘书缘结出的善果吗?让我与《浮生琐记》(All Trivia)结缘的,是诺丁汉大学的艾伦(Dr.Allan Rodway,1919—2008)。与艾伦认识是在1988年,我在诺丁汉大学英文系访学的第一年。那时他已经退休几年了,系上专门聘请回来给来自中国的访问学者开英国文学的研讨课。一年过去,我转读博士,虽然艾伦不再继续上课,却与我成了忘年之交,成了课堂之外我随时可以请益的“私人”导师和家庭朋友。能与这一位既倔强又可爱的老先生结缘,除了共同的文学追求,还有共同的乒乓球爱好,更有他对我打的太极拳的兴趣。他七十岁那一年,在自己足球、网球等的长年爱好之外,还跟我学起了太极拳。后来我还知道,他的大学前经历,竟与我们这上山下乡的知青一代有类似之处。上世纪30年代,出身劳动阶级家庭的他十五岁辍学,找到一份打扫仓库的工作,每周挣五十便士,后来谋得一份保险公司的工作。聊天时他不止一次说过,当年要是在保险公司干下来会赚很多钱的,但他更喜欢的是读书,是语言和文学。“二战”爆发时,他因为登记为“良心拒服兵役者”被送到湖区务农,遇上跟他情况相似的一些知识分子,用知青的话说是“一道修理地球”的。战后他想圆自己的大学梦,可惜没有中学毕业资历,面对的竞争却是战时积存的六届毕业生申请读大学排的长队;无奈只能去拼公开奖学金,尽管希望渺茫。于是乎,在湖区一处农舍的角落,艾伦开始秘密地准备剑桥大学的公开奖学金考试,晚上挑灯夜读,白天复习偷读藏在身上的笔记。终于他成功考上剑桥读英文,从此在一片新天新地中获得了一次重生,毕业后来到刚于1948年升格独立的诺丁汉大学读博。
相隔有四十年,应无逻辑又不无逻辑地,英文系毕业的最早一个博士和招收的第一个来自中国的博士生走到一起,两人通常是每周一约,单对单地练太极拳,有时还来一场乒乓球。但最重要的是,艾伦会带我读一些英语诗文名篇,还一个一个音节纠正发音调整节奏,一个一个词语讨论文本阐发意义;在选读《浮生琐记》篇章时,还说这是他见过的最美的英文。的确,从人缘到书缘,第一篇《幸福》(“Happiness”)马上就在我心中勾起一种宋词般的意境,还让桃花源带上了一种异国情调。缘分所至,便动了翻译这本书的念头。那是1992年的事了。
……
邂逅《浮生琐记》,是与一段三十多年的生命印迹结缘,它来自一个如木心说的从前慢的世界。阅读《浮生琐记》,是分享那段生命在三十多年的“慢”中品出的生活厚度,和它托付文字穿过时空距离传来的于“琐屑”中探出的人生启迪。翻译《浮生琐记》,则是努力用中文捕捉和重现沉潜于水静流深的文字中的隽永机警那或明或暗的意义涟漪。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欣赏,一种透过文字、隔着距离,反观自己语言与内心的精神行旅呢?三十年来断断续续的翻译,追求的何尝不是一种开放的荡涤、一种自省、一种在追寻意义中体验的升华呢?
当年离开诺丁汉临行之际,艾伦将他于1970年出版的The Truths of Fiction最后一本作者样书送我,题赠词中说这是一个小小的memento,以资纪念相处的“英伦岁月”。刚开始翻译《浮生琐记》时碰到困难,少不得与艾伦书信往来向他请教;他去世之后,幸好网上参考资料日趋丰富成熟,后期翻译中许多背景介绍和注释的准备便不至于太困难。在这期间,书缘又续上人缘,得同样是几十年来亦师亦友的叶步青博士相助,就一些篇章警句的译文表达一起推敲,时不时逼出了连我自己都觉得惊奇的译文。《浮生琐记》得以与读者见面,还要感谢译林出版社从刘锋先生到陈叶、於梅、姚燚等各位编辑朋友。而这,又是一份延续了二十多年的友谊和缘分。当然,作为译者,翻译中的任何疏漏错误,责任在我。
希望这小小的一本译作,会是一个targeted text,“草船借箭”般地得到各路同好的批评指正,一道开发中文的言说能量,让翻译作为艺术精益求精;也希望这些文字能够成为一个memento,成为这跨国跨代的书缘人缘及其背后那份学术真诚的一个纪念,成为对实体和虚拟世界中有名无名的英雄筑起的文献宝库、对文字的有限与知识的无垠、对读者吹毛求疵的关爱的一次谦卑的礼敬。也许因为这一点幽思,完稿之际,竟有一丝不舍。
我是不是说得太多了?阅读当如星月对望,本不该被这些云影遮隔的。
朱纯深
2021年10月27日
于香港火炭有天台的村屋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