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本书邀请部分与共和国舞蹈事业共同成长的著名中国舞人,以口述的方式共同回顾伴随共和国脚步一路走来的人生及艺术历程。
本书涉及的舞者既有戴爱莲、郭明达、王克芬等威望卓著的大家,也有张继钢、苏时进等编导人才队伍中的佼佼者,既有周培武、杨丽萍等中国民族舞蹈的翘楚,也有外国舞蹈家。
内容提要
本书共分为“韶光无限”“砥柱中流”“风华正茂”“异域闪耀”四个部分,是作者在长期的学术写作过程中撰写的人物系列文章。作者以国内外“舞者”这个群体作为考察对象,将他们的艺术生涯以及艺术理想作为分析和论述的内容,从而将一代舞人呈现给读者。
本书以“舞人”作为描写对象,摹写他们的“人”、他们的“舞”,以及他们奋斗不息的光荣与梦想。他们不愧是新中国舞蹈事业的佼佼者,也是中国舞坛的代表性人物。
作者简介
江东,舞蹈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硕士生、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现当代中国舞蹈发展史研究、中外舞蹈文化比较研究、非遗公约文本研究、舞蹈评论与舞剧编剧。主要著作:《江东舞蹈文集》(四卷)、《弱水一瓢——舞理的寻觅与所得》、《印度舞蹈通论》、《尼日利亚文化》等。曾荣获第二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优秀作品奖、文化部科技大奖、北京舞协最受欢迎舞蹈评论家等荣誉。近年来编剧的舞剧作品如《泥人的事》《库布其》《大道记忆》《李白》《天之路》《杨靖宇》等均获国家艺术基金。
目录
序
韶光无限
吴晓邦:中国舞蹈学科的设计者
戴爱莲:一个世纪的舞蹈情缘
欧阳予倩:奠基与贡献
王克芬:“芬”芳又一枝
郭明达:别了,舞坛那棵常青树——纪念郭明达
吕艺生:老骥伏枥
周冰:依依的送别
资华筠:绽放的人生
毛相:那只孔雀,仍在微笑——追忆毛相
门文元:用一生谱写舞剧华章——门文元舞剧创作析
李瑞林和战肃容:秧歌让他们的人生如此美丽
肖苏华:走在时代前列
应萼定:交融东西舞华章
周培武:云南舞蹈之冠上一颗夺目的珍珠——兼议周培武的部分作品
砥柱中流
苏时进:一位礼赞英雄主义的舞蹈诗人
舒均均:中国芭坛不老松
张继钢:让深刻在激情中起舞
杨丽萍:舞蹈的精灵
邓林:一位善于用肢体语言塑造艺术形象的舞蹈家
赵明:从其创作看中国当代舞蹈的主流风貌
杨威:征服的力量
何燕敏:谁家新燕啄春泥
金星:做自己喜欢的事
高历霆:一个50岁男人的独白
风华正茂
田露:一个有“点子”的舞蹈创作者
佟睿睿:中国古典舞情怀
王亚彬:《青衣》又见王亚彬
赵梁:正在崛起的青年编导
刘岩:执着与收获——刘岩新著《手之舞之》读后
唐诗逸:“唐诗”意自“逸舞”来
苟婵婵:如此“花儿”别样红——苟婵婵舞蹈晚会观后
刘小荷们:登上国际领奖台
蒋玫:情感、情怀、情致——蒋玫舞蹈作品观后
史晶歆:舞坛有个小姑娘
傅小青:这条路,通向远方
黎星:一杯温醇而老辣的酒
潘永超:看小字辈如何挑大梁——赞舞剧《徽班》主演潘永超
冯琦:舞剧《红》之评
异域闪耀
崔承喜:舞蹈建设的眼光与理念
刘凤学:舞蹈是我的生命
林怀民:关乎文化的表达
王晓蓝:隔空的牵挂——我眼中的晓蓝师
黄嘉敏:用舞蹈“相遇”
殷梅:起舞“作画”
沈伟:闯荡世界的中国舞者
李存信:新书出版在西方
阎仲珩与大凤真阳:扶桑苦乐有人知——一对中国舞蹈伉俪在日本
蔡曙鹏:谈中国舞蹈——对话新加坡蔡曙鹏博士
尼克莱:时代高音
外国舞人小札
代跋:回望四品
跋
前言
2019年,我们迎来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日子。中国的舞蹈事业伴随着共和国的发展步伐,也走过了七十年。为了庆祝和纪念这个盛大的日子,我所供职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在这一年中举办了一个系列学术活动——“中国舞蹈七十年——名家五人谈”,邀请部分与共和国舞蹈事业共同成长的著名中国舞人,以口述的方式共同回顾伴随共和国脚步一路走来的人生及艺术历程。
这个活动在中国舞坛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当一位位前辈于这个平台上纷纷亮相时,人们看到了一批为中国舞蹈事业付出毕生心血的当代舞人,他们用各自一生不辍的追索,为新中国创造了一个不老的舞蹈事业。
的确,新中国的舞蹈事业是当代中国艺术视域中一个无法替代的艺术品种,而将这个品种高高擎起的,是一代代当代的中国舞人。正是他们共同的努力,才让这个事业始终焕发着青春的气息和光彩。中国舞蹈事业在新中国起步以来,在表演、编创、理论和教育领域均代有才人出,他们的合力让新中国舞蹈事业的百花园始终姹紫嫣红。
的确,在新中国七十年舞蹈事业的发展中,舞人是最有光彩的。他们凭借着各自的技艺和智慧,让一部部舞蹈佳作精彩纷呈。每一个时期,都活跃着中国舞人的身影,他们一代传一代地倾心付出,构筑起共和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舞蹈基业。
在1995年,有感于当代中国舞人的巨大成就,中国舞协曾组织过一台名为“金秋风韵”的舞蹈晚会。该晚会凝聚起一批“上了岁数”的舞蹈家同台亮相。按说舞蹈艺术是一个属于青年人的专利,然而,一群五六十岁的舞者跃然于舞台之上,却意外地给人带来视觉上和心灵上的震撼:原来,不再年轻的舞人们依然可以青春常在,依然可以打动人心!有感于他们的精彩表现,我禁不住撰文,将这一令人难忘的历史瞬间诉诸笔端,记录下那一生动而又令人回味、温暖而又令人无法忘却的时刻。这篇题为(《再造辉煌——贺“金秋风韵”晚会》(发表于1995年9月1日的《舞蹈信息报》)的文章是这么写的:
中国舞蹈界会永远地记住这样一个富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一群“戎马一生”的舞坛宿将,带着他们曾经有过的辉煌和荣耀,带着他们今天拥有的自豪和满足,在这个日子里重又聚到了一起。但见他们再度披挂上阵,再次策马扬鞭,用他们金色的果实为华夏舞坛的春天再添新绿。
这是一次亘古难求的舞坛盛事,这是一次百年不遇的世纪回顾。整整一个世纪的历程,整整一代人的辉煌,令今天的世界再也无法漠视中国舞蹈从未有过的壮大与强盛。
仅仅列数一下名字,你就自会掂出分量:戴爱莲、贾作光、崔美善、莫德格玛、阿依吐拉、刀美兰、白淑湘、陈爱连……这是一串闪烁着金色光焰的名字。他们伴着新世纪的中国舞蹈,坚定而踏实地一步步走了过来。他们是新世纪中国舞蹈的见证人,他们是新时代的舞蹈功臣。回首过去,那是他们用信念和艺术筑就的一道蜿蜒的舞蹈长城,那是他们用智慧和力量画出的一幅斑斓的舞蹈风景。新的时代造就了他们,他们又以自己的执着为这个崭新的时代贡献了自己无悔的一生。他们不愧为时代的骄儿,他们注定是世纪的绝唱,他们用心灵和肢体为共和国的当代舞蹈史册重重地书写了流芳百世的一页。
本世纪以来的中国舞蹈艺术,伴随着新时代隆隆作响的疾进脚步,由弱而强,历尽沧桑。在今天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背后,多少人呕心沥血,多少人励精图治,多少人前仆后继,多少人继往开来。正是有了这样一个结晶了的集体智慧,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凝聚的群体力量,才让今天的我们终于可以笑对20世纪,笑对21世纪,笑对华夏大地,笑对五洲四海。不久前,日本著名舞蹈家花柳千代女士来华访问时曾说,中国舞蹈演员退休的年龄太早了。在她看来,五六十岁正是舞蹈家的成熟期。的确,这位年届花甲的花柳千代,在去年东京公演的由她创作的大型舞剧《大敦煌》中,以精湛的舞艺扮演了女主角。从她带来的录像带中,可以看到她在一个演员成熟期时对舞蹈艺术的思索、感悟及其演绎,可以体味出舞蹈作为一门艺术所无法替代的博大精深。
原来,五六十岁的舞蹈家是如此深刻,五六十岁的舞蹈家是如此动人。
不能否认,花柳千代女士的遗憾是坦诚而犀利的,这的确是中国舞蹈界的一个不争而又无奈的事实,中国舞蹈的时空,对中国舞人的赐予的确过于吝啬,中国舞台聚光灯和鲜花的名字姓“年轻”。
不过,只可惜花柳女士没看到我们这台“金秋风韵”,否则,她就会少生一些遗憾。君不见,舞台上的这些五六十岁的老舞蹈家们,今天依然风头不减,姿容不输当年。你看,62岁的蒙古族舞蹈家斯琴塔日哈,跳起《筷子舞》依然是活泼悠扬,其韵味不是年轻人可以轻易比肩的;58岁的朝鲜族舞蹈家崔善玉,敲起《长鼓舞》也是沉着老练,内涵之深沉远远在为她伴舞的年轻人之上;67岁的藏族舞蹈家欧米加参依旧那么热情、那么奔放;60岁的印度舞表演专家张均也让人感觉恍若当年,竟与6岁小童一起起舞;最年轻的要数49岁的维吾尔族舞蹈家海力倩姆了,她的技艺之炉火纯青,试问哪个后生敢比?更不要说72岁的贾作光、79岁的戴爱莲二位老先生了,他们那大海一样的胸怀、火焰一般的激情,把一生对艺术的追求和体验,都融入了那岩浆翻滚般的舞动之中,潮潮掀起撼人的波澜。他们的舞蹈,他们的艺术,他们的人生,在金色的晚秋中得到气贯长虹的升华,达到感人至深的境界。一个不老的事业,还给他们一个永远不老的人生。这群不服老的舞蹈家,曾经身经百“战”,而且“战”绩辉煌。今天,他们在让我们回顾了一个世纪的辉煌之后,又用亲身的经历给了我们一个极好的启示:岁暮舞不老,陈酿香更醇。舞蹈艺术的最佳境界是一层文化的积淀,是一种磨砺的结晶,是用心灵栽培出来的秋实,是用全部人生悟出的真谛。
舞蹈艺术自然要用肢体,而肢体自然会老化。老化的肢体难道不能在艺术上升华?这群可爱可敬的舞蹈老人,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中国的舞蹈史会记住这样一代人的不懈努力。相信这缕起自20世纪的东风,在新的世纪里,定会为中国舞蹈催开更加馥郁的姹紫嫣红!
今天重读这篇当年的文字,让我的思绪在飞回当年那个特定情境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看到了“舞人”在中国舞蹈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特地将全文引述于上,借此表达我一直以来对于中国舞蹈家们的钦佩和崇敬之情。“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当年的这篇文字,正是此刻我书写此书序言所要表达的内心真实想法。而本书,正是以“舞人”作为描写对象,摹写他们的“人”、他们的“舞”,以及他们奋斗不息的光荣与梦想。他们不愧是新中国舞蹈事业的佼佼者,也是中国舞坛的代表性人物。
用我的笔为他们立此存照,是为序。
江东
2019年8月20日
后记
回望四品
一 回到从前
2008年10月18日,山东艺术学院——我的母校,迎来了她建校50周年的华诞。在这样一个日子里,我被学院邀请返校参加这个盛事。这给了我一个回到从前的机会,并带给我一份感动。
记得我是1973年10月18日这一天从青岛老家来到济南这所当时被称为“山东五七艺术学校”的,还记得抵达济南的那天早上,我们被带到学校时,先是去了食堂,早饭是红薯和玉米糊。从那时起,13岁的我便开始了自己独立的人生之旅。
就这么一晃,35年弹指一挥间。在此期间,我们都奇迹般地长大成人,各自有了自己在社会角色上的选择,也有了社会对我们的认同。就这么一晃,大家再相聚时,居然都成了年近半百的中年人。短暂而美好的相聚,让大家得以卸去生活的压力,让温暖和感动来迎接我们,来拥抱自己。而让我最为温暖而感动的是,当我看到刘志军老师、戴笑老师、张银堂老师与我们欢聚时的那份喜悦,不禁想起不能前来相聚的佟友权老师、程伟达老师、吴双成老师。闻此欢聚之事,刘老师居然事前特意洗了澡、刮了胡子、换了衣服。欢声和笑语自然是这份温暖和感动的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谈笑间,往昔的那一幕又一幕,顿时都折返我们的脑畔;那些生动的细节和开怀的恍然大悟,成为让我们回到从前的青石板阶梯。沿着石阶层层回望,在青葱岁月中发生的那些幸与不幸,都成为我们今天捕捉幸福瞬间的音符。哦,世间最令人感到温暖和感动的情感,莫非就是如此?
学校的环境和设施,完全是“鸟枪换炮”了。长清校区有山水环绕,得自然之功,是个好去处。
跟我同年毕业的老朋友王建春,目前担任舞蹈学院副院长,而院长则是我学生时代颇为崇拜的济南市歌舞团的赵宇。在他们的盛情相邀下,我为舞蹈学院的师生做了一个题为“当代中国舞蹈文化建设”的讲座,算是我向母校的一个交代和汇报吧。
讲座之后的互动环节,从来就是我的最爱。在山东艺术学院讲座之后的问答环节中,学生们的思考也让我很欣喜。我的这些小师弟、小师妹们,比当时的我们可是进步多了,想来他们在未来的发展空间也未可限量。
祝福他们!祝福母校!
二 山东巨变
这次从山东回来,感慨良多。感慨缘自何方呢?
这次去是应邀参加“山东首届艺术院校音乐·舞蹈大赛”的评选工作,决赛地点在我此前还未曾到访过的威海。一到威海,我便立刻感受到了那份难得的海洋氛围,窗外是一望无边的大海,推开窗户,阵阵涛声立刻涌向耳际。放眼望去,如镜面一般的海面上,一片片鳞状的阳光斑点,倒映在点缀着片片小舟的大海上,那么辽阔,那么静谧。深吸一口气,人一下子变得好生沉静、好生安稳。
这里便是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校址,这次大赛就是由该校的艺术学院承办、山东省文化厅和教育厅联合主办的。
作为一个阔别山东舞蹈事业达30年的“老山东”而言,这次利用做评委的机会,对山东的舞蹈教育事业进行了一番近距离的考察,的确获益匪浅。应该说,跟我在山东工作的那个阶段相比,今天的山东舞蹈教育事业完全是今非昔比了,用“巨变”这个词来形容,一点儿都不为过。
30年前,刚毕业于山东艺术学校舞蹈科的我,便在16岁时留校开始了舞蹈教学生涯,当时的那些学生们也就比我小个四五岁。那时的山东,专业舞蹈教育主要就是我们一家,后来又相继有了青岛艺校、烟台艺校、潍坊艺校,但规模和水平都很有限,且都属中专教育。我曾在那里度过了8年的舞蹈教师的时光。今天回首,一晃30年过去了,一切都恍若隔梦。
然而,30年后的今天,情况完全不同了。参加这次大赛决赛阶段的代表团数量和参赛选手数量,我都没做统计,但我们五个外来评委看了两天半的现场舞蹈作品表演:一天是中专组的,一天半是大学组的。虽然水平难免参差,但其中较高水准作品的质量还是代表了山东舞蹈教育所取得的成就。那些令人刮目相看的巨大变化,让我感叹不已:山东舞蹈教育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两支队伍,一个是中专组别的潍坊幼教特教师范学校(也就是以前的潍坊艺术学校),一个是大学组别的山东大学威海分校。这两个在同组别中出类拔萃的队伍,都具有力拔头筹的功力,其作品无论在专业技术上还是在艺术表现上,均可圈可点。潍坊幼教特教师范学校参赛的10个作品,获得了6个特别金奖和4个一等奖,而大学组的特别金奖也几乎让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囊括!从这样的结果来看,两校的确是鹤立鸡群,让其他学校很难忘其项背。
……
在《舞蹈》杂志上发表的首篇文字,极大地鼓励了我,让我突然看到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对于学习英语的热情更是空前高涨,又先后发表了几篇译文。80年代初,由于单位的变故,我从一名舞蹈老师变为一名英语老师。离开了舞蹈行业,我也远离了《舞蹈》杂志。改行教大学英语的那几年,我实际上是不敢看《舞蹈》杂志的,甚至是生活中一接触到舞蹈界的任何资讯,都会让我莫名的紧张,直到最终我意识到自己是离不开这个行业的,于是重新做了计划,并凭借我良好的英语基础考上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舞蹈学硕士生,师从郭明达先生攻读硕士学位。从此,《舞蹈》杂志再次成为我的挚友,不但每期必读,而且我还通读了所有之前的期刊。
读硕士之后,我与《舞蹈》杂志再续前缘,并渐渐地由读者变成了作者。能在这份杂志上向同行们汇报自己的所看所思,一度成为我写作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事情。而《舞蹈》杂志对于作者的友善和真诚,也成为我继续为其写作的动力。从那时起,《舞蹈》杂志成为我十分敬重的一位挚友。
《舞蹈》杂志不但在我的人生路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国舞蹈事业来说,它也同样至关重要。偌大的一个中国,面对舞蹈界的专业刊物是如此之少;也正因为这个少,才显示出自建刊60年而不辍的《舞蹈》杂志的极为宝贵。这么多年,编辑换了一茬又一茬,装帧改了一版又一版,但这份杂志却从没有中断过。在这个领域的读者并不是太多的情况下,这份刊物能够坚持出版,出品单位中国舞蹈家协会是功不可没的。舞蹈界圈子不大,从业者喜欢阅读的习惯又没有建立起来,这让类似的专业杂志在维持上更加不易,如果不是本着对于中国舞蹈事业的一份热爱和坚守,放弃的机缘和借口太多太多了。因此,执着于这份杂志继续办刊的决策者们和坚守在第一线、终日为他人作嫁衣的编辑们,是我们首先需要给以敬仰之情的,正是他们长期的坚忍不拔,才让这份杂志存活在社会之中,才让中国舞者的影子不断闪现在这个社会之上,也让中国舞蹈的记录者得以延续着它蹒跚的步伐。这一情势在未来的日子里仍不见得会有什么好转,因此,如何克服困难,咬紧牙关将这一事业正常而健康地延续下去,仍是办刊者们面临的极大考验。
六十年来,《舞蹈》杂志本身的面貌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可以看到它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成长的,因此从它自身的嬗变中不难嗅到社会发展的整体进步态势。虽然面貌会随时调整,但不变的是编辑们永远恪尽职守的初心。我要感谢办刊者们始终如一的社会责任感,正是由于他们的过滤、修正、引导和举荐,才让我们获得如此殷实的精神食粮。从创刊到如今,一大批编辑呕心沥血,用他们的心智为读者和作者建立起一座桥梁。对于未来的道路,我们仍需要仰仗他们,要靠他们的辛劳来为我们在信息的海洋中捞取有意义的只言片语。电子时代或许会让传统纸媒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从而让《舞蹈》杂志的生存雪上加霜,但我依然会对这份杂志怀有一份由衷的期待,冀望它能够伴随着我们中国的舞蹈事业直至永远。
《舞蹈》杂志不啻是中国舞者们心中的一根定海神针,有了它,我们便有了主心骨,前行便不再顾虑、不再彷徨;它同时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但承载着中国舞蹈发展事业的光荣与梦想,同时也装扮着我们社会主义文艺的春天。
对于我及我们而言,《舞蹈》杂志这个伴儿,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