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各国文学

看不见的人(精)/新丝路世界人文经典

  • 定价: ¥96
  • ISBN:9787521352474
  • 开 本:16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外语教研
  • 页数:338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加尔多尼·盖佐是匈牙利最有灵魂的小说家之一,是纯净的匈牙利语的古典艺术家;他以迷人的方式编织自己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他是一个简单、真实、直接的作家,是富有诗意但依旧现实的人物刻画大师。
    历史事件的氛围营造与心理分析的哲学精神交相辉映。作者在对爱情的描写中加入了温馨的抒情。面孔不同,灵魂不同,人类行为的驱动力是无法识别的。在已知的外表背后,未知的内在——看不见的人——在过着隐秘的生活。
    难能可贵的是,加尔多尼·盖佐的历史小说见证了逝去的世纪的时代精神。小说的背景描写并未充斥历史资料和考古场景,而是通过一个了不起的叙述者的讲述,艺术化地再现了逝去的时代的灵魂。作者的兴趣扩展到了古老世界的所有阶层。他不满足于介绍国王、高官、贵族,而是把社会底层的成员也引到读者的面前。很多时候,他对小人物比对历史人物和全国性大事件更感兴趣。

内容提要

  

    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是匈牙利著名作家加尔多尼·盖佐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原书于1902年出版,描述了发生在公元5世纪中叶的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小说主人公希腊青年泽塔随主人来到匈奴国时,深深爱上了匈奴将领查特的女儿埃莫盖。他历尽坎坷出人头地,寄希望于国王阿提拉把埃莫盖许配给他。但事与愿违,国王在新婚之夜暴亡。葬礼当天埃莫盖代替泽塔去祭奠阿提拉并随之而逝,而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她真正爱的人是阿提拉。

目录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七
三十八
三十九
四十
四十一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四
四十五
四十六
四十七
四十八
四十九
五十
五十一
五十二
五十三
五十四
五十五
五十六
五十七
五十八
五十九
六十
六十一
六十二
六十三
六十四
六十五

前言

  

    为爱情甘愿做奴隶
    加尔多尼·盖佐是匈牙利著名小说家、诗人、戏剧家、新闻记者,匈牙利科学院荣誉院士,19世纪末20世纪初匈牙利文学的杰出代表,尤以历史小说的成就最高。《看不见的人》是他最有名、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自问世以来征服了无数读者的心。
    加尔多尼·盖佐1863年8月3日生于费耶尔州韦伦采湖南岸的奥加德村。出生时的名字叫齐艾格莱尔·盖佐。父亲齐艾格莱尔·山多尔·米哈伊是机械师和发明家,撒克逊人后裔,其祖上在宗教改革时期从德国迁居匈牙利。母亲纳吉·特蕾莎是匈牙利没落小贵族的后裔,家庭主妇。他们共育有七个孩子,但只有加尔多尼·盖佐和两个弟弟活到了成年。
    加尔多尼·盖佐1868年开始上小学,1878年高中毕业,此后成为埃格尔大主教天主教教师培训学院的学生。1882年获小学教师文凭。1885年2月成为佩奇《多瑙河以西日报》的编外记者,10月辞去教师工作并与查尼·玛利亚结婚,婚后定居久尔市并开始真正的记者生涯,先后担任《教师之友》月刊编辑和《匈牙利新闻报》记者。1892年离婚,1897年与母亲迁居埃格尔市,专心从事文学创作,直至1922年10月30日去世。他喜欢宁静与孤独,甚至离群索居,他因此有了一个昵称:埃格尔的隐士。
    1881年5月发表一篇幽默作品时他首次使用加尔多尼·盖佐这个笔名。加尔多尼是父母为他办理出生登记的地方,与他出生时的村子相邻。此后,他经常使用这个笔名。1890年以后,他在发表作品时只使用这个笔名。
    他的文学创作大致分三个时期:19世纪90年代,以创作民俗风情类的短篇小说为主,如《我的村庄》;20世纪头十年,创作出三部历史小说《埃格尔之星》《看不见的人》《上帝的奴隶》;1910年后,主要创作娱乐性民间戏剧。《埃格尔之星》描写的是16世纪匈牙利人抗击奥斯曼土耳其侵略军的故事,这部弘扬爱国主义的历史小说在匈牙利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匈牙利电影制片厂1968年出品的同名电影在中国上映时改名为《绿宝石护身符》。但加尔多尼·盖佐却对《看不见的人》格外垂青,将其视为自己“最可爱的一部作品”。
    《看不见的人》于1902年出版。小说故事浪漫,情节跌宕起伏。故事主线是一个令人绝望的爱情故事,阿提拉的匈奴帝国作为故事的历史背景,像一幅巨大的全景画展现在读者面前。匈牙利文学史家舍普夫林’奥劳达尔在《匈牙利二十世纪文学史》中指出,在加尔多尼·盖佐的历史小说中,历史只是在远处闪光的舞台背景,最主要的一点是,前台展现的永远都是小人物的命运。
    小说故事发生在公元5世纪中叶,其时罗马帝国早已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小说的主人公和叙述者泽塔是一个希腊男孩,因家境贫寒,十二岁时被父亲卖身为奴。在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当了八年的奴隶之后,他成为自由人,但他却不愿意离开主人、雄辩家普利斯库斯。这时,主人受皇帝的委派出使匈奴帝国,泽塔作为仆人一同前往。在匈奴帝国,泽塔爱上了匈奴贵族查特的女儿埃莫盖,他甘愿成为查特家的奴隶,只为能够与埃莫盖朝夕相对。后来他历经坎坷,参加卡塔隆尼之战,寄希望立下战功,赢得令人尊敬的地位,娶埃莫盖为妻。那么后来他的愿望实现了吗?作者为读者们描述了一个异常凄美的爱情故事。
    《看不见的人》的创作缘起是什么呢?有关“上帝之鞭”阿提拉的传说在匈牙利民间广为流传:公元453年,年近50岁的阿提拉在新婚之夜突然暴亡。一个夜晚,阿提拉被秘密埋葬。他的遗体被装入三重棺椁之中,第一重用黄金制成,第二重用银制成,第三重用钢铁制成。正当奴隶们埋葬阿提拉时,一队匈奴弓箭手将他们包围,并将这些知道埋葬地点的人射死。19世纪90年代初,加尔多尼·盖佐动了为阿提拉的葬礼画全景画的念头,但草图画完后他并不满意,于是将其束之高阁,后来就把此事遗忘。1900年,匈牙利著名画家蒙卡奇·米哈伊去世,盛大的葬礼让他感到震撼,他觉得自己必须拯救阿提拉的葬礼这个美妙的题材,要么用画,要么用文字。于是,他开始研究历史文献,并记录了自己的创作过程。
    “我阅读了法国历史学家蒂埃里、匈牙利历史学家费斯勒、罗马历史学家普利斯库斯的著作,阿提拉从历史的迷雾中走了出来,在我的面前变成了一个巨人。一个想法油然而生:给他的身边虚构一个奴隶,通过他,我对动荡的匈奴时代进行介绍。为了让这名奴隶成为合适的媒介,我必须给他的身边虚构一个匈奴姑娘,这个姑娘将把他和匈奴的土地连接起来。”
    1900年秋,加尔多尼·盖佐动手写作,他从这名奴隶和匈奴姑娘的相遇开始写起,但他不喜欢这个开头,于是把草稿弃置一边。同年最后一天,他把草稿拿出来撕掉。他从这名奴隶写起,仿佛是给他写人物传记。他几乎足不出户,用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就写完了这部小说。小说先连载于《布达佩斯新闻报》,1902年正式出版发行。
    他给这部小说起名花了很长时间,第一个名字是《日落》,他认为空洞。第二个名字是《爱情的奴隶》,他感觉有点像匈牙利浪漫主义作家约卡伊的风格。最后,他取名《看不见的人》。
    读者第一次看见这个书名时也许会疑惑不解:人,为什么看不见呢?作者在序言中给出了解答:“动物认识彼此,而人却做不到。就连吉吉亚也不认识我,尽管她是我的妻子和守护天使,我的抽屉和心扉也都向她敞开着。可即便如此,她也不认识我。人只有脸能被别人认识,但脸并不等同于人。人隐藏在脸的后面,是看不见的。”其实,“看不见的人”和汉语里的“知人知面不知心”意思差不多。
    这部小说的核心事件是发生在公元451年夏末的“卡塔隆尼之战”。这是一场关系欧洲各民族生死存亡的大决战。为了写好战争场面,加尔多尼·盖佐专程前往卡塔隆尼平原查看地形。据史料记载,匈奴联军大约有50万人,罗马联军大概有30万人。这些数字后来经考证,都有夸大之嫌,但不管事实如何,这场战役在古代欧洲都算规模宏大,而且影响深远。几乎所有史书的记载都认为,罗马联军取得胜利,阿提拉遭到惨败。加尔多尼·盖佐在创作笔记中对此提出了质疑:既然阿提拉遭到惨败,可为什么阿提拉的军队在卡塔隆尼平原还多待了两日,甚至还打扫了战场?西罗马统帅埃提乌斯为什么没有用镣铐把阿提拉带回罗马,并把他关在铁笼子里示众?为什么当年冬天阿提拉出兵意大利,攻陷了西罗马帝国首都拉文纳?为什么教皇下跪求情,阿提拉才决定接受议和条款并撤走?
    在西方世界,阿提拉是野蛮和暴力的代名词,但在作者的笔下,阿提拉却是一个有魅力、睿智、受人爱戴的领袖。在匈牙利,阿提拉这个名字十分流行,很多人都给自己的儿子起这个名字。
    阿提拉这个历史人物的头衔,在汉语里有两种叫法,一种叫匈奴王,另一种叫匈人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公元4—5世纪驰骋欧洲的那个游牧民族到底是不是匈奴人,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一派学者认为,这个游牧民族是匈人,与匈奴人无关。另一派学者则认为,这个游牧民族就是从中国历史上消失的北匈奴。
    18世纪中叶,法国东方学家德经通过比较中西方史料,首次推断欧洲中世纪的匈人即汉文史籍所载匈奴,并描述了匈奴西迁入侵多瑙河流域的历程。在西方史学界,到20世纪40年代为止,匈人即匈奴以及匈奴西迁欧洲之说一直是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但从20世纪40年代起,一些学者开始否定这一观点。我国学者对于匈人与匈奴关系的了解始于19世纪末,匈人与匈奴同族论及匈奴西迁欧洲之说在我国深得人心,这导致多数史学著作、史学论文、历史教材以及各类词典在谈到匈人时都称之为“匈奴”。
    在很多普通匈牙利人的意识里,匈人就是匈奴。匈牙利出生的东方学研究者艾尔迪·米克洛在《匈人与匈奴之间的八种考古学联系》一文指出,匈奴是匈人的中国名称,匈奴和匈人这两个名称可以互换。他认为,分布于欧亚大陆的匈奴和匈人铜鍑、妇女头饰、马葬和墓穴结构的特点证明了匈奴和匈人的历史延续性。2022年,由匈牙利人研究所考古遗传学研究中心和塞格德大学遗传学系的研究人员领衔的国际科研团队,通过对喀尔巴阡盆地的匈人遗骸进行全基因组分析,并与当今欧亚大陆所有族群的基因组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欧洲匈人的军事和社会领袖阶层至少有一部分可能来自前匈奴帝国的领土,即今天的蒙古国,而且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匈奴祖先。
    无论如何,匈奴和匈人这两个词语里都有一个“匈”字,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需要说明的是,在小说的译文中,我把这个游牧民族的名称译为匈奴。也许,这样更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匈牙利的国名中也有一个“匈”字,那么匈牙利人和匈奴人到底有没有关系呢?这同样是一个引人遐想的问题。说起匈牙利的民族起源,至今依然是一团迷雾。根据考古学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推测,匈牙利民族的古老家园位于乌拉尔山中段以东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公元550年左右,匈牙利人的祖先开始向西迁徙,最终于公元895年定居喀尔巴阡盆地。
    早在13世纪,匈牙利史学家盖佐伊·西蒙撰写的编年史《匈奴人和匈牙利人的事迹》首次记载了关于匈奴人和匈牙利人起源的传说。根据这一传说,大洪水过后的第201年,雅弗的后裔塔纳的儿子门罗特开始修塔,以便在大洪水再次发生时逃进塔中躲避,但上帝变乱了人们的语言,使他们彼此不能理解,最后分散到了各个地方。门罗特搬迁到波斯的一个叫埃维拉特的省,在这里他和妻子埃奈特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胡诺尔,另一个叫马戈尔。有一次,这两个儿子外出狩猎,一只正在奔跑的母鹿出现在他们的前面,他们一直追到麦奥提克(即亚速海)沼泽地,这只鹿却踪迹全无。他们找了很久也没能找见。他们走遍整个沼泽地,觉得此地适合放牧,回家与父亲告别后搬迁到了这个沼泽地居住,在这里生活了五年。第六年,他们偶然外出并抢走了阿兰大公杜兰的两个女儿,胡诺尔和马戈尔分别娶她们为妻。后来,胡诺尔的后裔演变为匈奴人,马戈尔的后裔演变为马扎尔人即匈牙利人。这个传说在匈牙利影响颇大。
    公元453年,阿提拉在新婚之夜暴亡后,匈奴逐渐沉寂下去,最后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由于匈奴帝国的统治中心就在现在的匈牙利,所以关于匈奴帝国和阿提拉的传说自然而然就成为匈牙利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加尔多尼·盖佐在创作《看不见的人》时,根据历史学家绍劳蒙’费伦茨的考证并结合流行于匈南部城市塞格德的民间观点,认定阿提拉时期匈奴帝国的统治中心就在塞格德。
    加尔多尼·盖佐的写作风格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匈牙利作家。他的作品散发出忧郁的诗意,每部作品都充满情调与魅力。
    匈牙利文学史家平特·耶诺在《匈牙利文学史》中写道:“加尔多尼’盖佐是匈牙利最有灵魂的小说家之一,是纯净的匈牙利语的古典艺术家;他以迷人的方式编织自己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他是一个简单、真实、直接的作家,是富有诗意但依旧现实的人物刻画大师。”平特·耶诺认为,在故事的活泼性、叙事的自然性以及历史背景描写的真实性方面,没有任何一部匈牙利历史小说超越《看不见的人》。
    “历史事件的氛围营造与心理分析的哲学精神交相辉映。作者在对爱情的描写中加入了温馨的抒情。面孔不同,灵魂不同,人类行为的驱动力是无法识别的。在已知的外表背后,未知的内在——看不见的人——在过着隐秘的生活。”平特·耶诺写道,“难能可贵的是,加尔多尼·盖佐的历史小说见证了逝去的世纪的时代精神。小说的背景描写并未充斥历史资料和考古场景,而是通过一个了不起的叙述者的讲述,艺术化地再现了逝去的时代的灵魂。作者的兴趣扩展到了古老世界的所有阶层。他不满足于介绍国王、高官、贵族,而是把社会底层的成员也引到读者的面前。很多时候,他对小人物比对历史人物和全国性大事件更感兴趣。”
    据不完全统计,《看不见的人》迄今被翻译成了英文、德文、西班牙文、保加利亚文和土耳其文等,反响良好。
    《看不见的人》中文版译自匈牙利文。衷心希望读者能够喜欢。
    杨永前
    2023年10月干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