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教体育 > 科 学 > 信息传播

南宋的藏书与藏书家/南宋丛书/南宋全书

  • 定价: ¥78
  • ISBN:9787519916220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研究
  • 页数:200页
  • 作者:方建新//朱延|责...
  • 立即节省:
  • 2024-01-01 第1版
  • 2024-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本书作者通过多年对南宋藏书与藏书家们藏书活动的考察,认为:宋代作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南宋达到的,这在南宋藏书上有充分的反映,确切的印证。对此,试图尽量用通俗的叙述方式告诉读者这一探索结果。在官方藏书方面,南宋王朝继续实施重文政策,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造了集图书收藏与整理研究的国家图书馆:秘书省,规模之大、藏书数量之多,功能之齐备,堪称当时世界之最。而寺观藏书与书院藏书,遭受北宋末南宋初战火后,也较快地得到恢复发展,特别是书院藏书正式形成了系统。而南宋藏书家人数,图书收藏数量均超过北宋,并将收藏范围扩大到书画金石,形成了一门新的学问金石学。南藏书家们还进一步深化藏书内涵:藏书、读书、编书、刻书、校书、整理研究,对藏书文化与宋代文化的发展作出的新的项献中国古代藏书四大系统,正式形成于南宋,都有超越前代的创新。在中国古代藏书发展史上,南宋是一里程碑式的阶段。

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南宋的官方藏书
  南宋国家图书馆——秘书省
  南宋皇室藏书
  南宋中央其他机构藏书
  南宋地方官府藏书
第二章  南宋的私家藏书
  南宋私家藏书概述
  南宋私家藏书的来源
  南宋的藏书世家与藏书家族
  南宋藏书家对图书的整理研究
第三章  南宋的寺观藏书
  宋代佛道政策与南宋佛道的恢复发展
  南宋寺院对佛教典籍的收藏
  南宋道观对道教典籍的收藏
  南宋寺观对私家藏书的寄存
第四章  南宋书院藏书
  宋代书院的发展
  南宋书院的藏书与来源
后 记

前言

  

    赵宋王朝建立以后,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基础上实行重文政策,推进包括重建三馆(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编纂刻印图书在内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促进文化学术事业繁荣的一系列措施。从宋太祖、太宗起,宋代最高统治者身体力行,喜读书,重知识,形成了“君臣上下,未尝顷刻不以文学为务,大而朝廷,微而草野,其所制作、讲说、纪述、赋咏,动成卷帙,累而数之,有非前代之所及也”①的局面。全社会文化气息浓厚,有效地促进了包括藏书业在内的典籍文化的发展。
    宋代实行重文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大力发展、改革科举制度,发展教育事业。宋初自太祖朝始,即实行皇帝亲自对省试合格举子进行考试的殿试制度。从太宗朝起,又扩大了科举取士的人数,提高考中科举特别是考中进士后士人的待遇,“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②,极大地激发了不同阶层的士子,尤其是出身贫寒的士子参加科举考试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努力通过科举改变自己命运的决心与信心。正是在功名利禄的驱使诱惑下,全社会形成了浓厚的苦读重教风气,也促进了宋代教育的发展,增加了对图书的需求。而唐代发明的雕版印刷,在北宋中期以后,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得到较广泛的运用,提高了图书生产效率,加快了出书速度,使图书数量成倍增长,士人得书也较先前大为便易。这一切,使北宋的藏书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进而促进了北宋典籍文化与全社会文化的发展。
    但是,靖康之难,北宋灭亡,金人虏徽、钦二帝与皇室成员、宫女北去时,将搜括的所有金银财宝连同卤仗、图书一起运到金国,故南宋建立之初,皇室、馆阁与中央各政府机关藏书损失殆尽。但值得肯定的是,宋高宗赵构重建宋室后,坚持实施北宋太祖、太宗制定的重文政策。在南宋建立之初,由于金兵接连南侵,在一段时期内,南宋朝廷处于立足未稳、流离颠沛之中,驻跸定都何处也难以确定。在此艰难时刻,绍兴元年(1131),高宗于越州(治今浙江绍兴市)始正式恢复秘书省这一机构,并于次年新建秘书省。绍兴八年以临安府为行在所(实际以临安为都城)后,于绍兴十三年(1143)动工兴建了一座集图书收藏与整理研究为一体的国家图书馆性质的新秘书省,规模之大、藏书数量之多、功能之齐备,堪称当时世界之最。在此前后,实行优待奖励措施,广开献书之路;命令各级官吏,广泛访求、征集图书。只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秘书省内所藏图书就恢复并超过了北宋承平时的数量,至嘉定十二年(1219)即南渡后一百年,秘书省所藏图书比北宋末年馆阁所藏多了九千九百卷,使以秘书省为主体包括皇室、中央各政府机构与地方政府在内的整个官方藏书,大大超越了北宋。后世意义上的书院产生于唐末五代,初步具有教学、学术研究功能,自北宋始逐渐定型并有了较大发展。其中具有重要标志的是,在北宋初出现了对当代、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四大书院。但这些书院主要是授徒教学的教育单位,很少有藏书,有的连儒家经典“九经”都没有,谈不上是藏书单位,而且北宋前期,书院数量不多,规模不大。直到北宋后期,随着书院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朝廷与地方政府赐书等的支持,以及书院自身加强图书建设以适应日常教学与学术研究的需要,出现了一些有一定数量藏书的书院。但总体来说,北宋书院数量不多,除了四大书院,规模一般较小,藏书有限,无法形成藏书系统。到南宋前期,书院得到较快发展,南宋中后期的宁宗朝,大小不等的书院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全国各地。根据当代多位学者统计,两宋书院以数百计,而南宋大约占四分之三。南宋书院不但在数量上比北宋有了成倍的增加,而且其规模、体制也得到很大发展,还新产生了一大批有重大影响、对当时及后世文化教学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书院。与此同时,通过书院创建者的家藏图书、地方官府与个人资助购置等,书院的藏书数量日渐增加,有的达到数千、上万卷。有的书院还自行刻印图书,除了自用外,还出售赢利。书院刻书也为后世继承、发展,所刻图书称为书院本。
    至此,书院藏书才真正形成系统,与官方藏书、私家藏书、寺观藏书一起,称为中国古代四大藏书系统。
    所以,我们认为,南宋藏书作为北宋藏书的延续,是在北宋藏书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正式形成了中国古代藏书四大系统;并且,无论是官方藏书、私家藏书、寺观藏书,还是方兴未艾的书院藏书,都有超越前代的创新,在中国古代藏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