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电子电脑 > 电工无线电自动化 > 无线电电子.电讯

智能媒体通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材)

  • 定价: ¥68
  • ISBN:9787565736605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
  • 页数:262页
  • 作者:编者:金立标//李...
  • 立即节省:
  • 2024-06-01 第1版
  • 2024-06-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本书介绍了智能媒体通信技术,兼顾5G无线通信技术。全书共八章,包括:智能媒体通信当前研究进展;超高清、沉浸式、未来媒体技术及应用场景;无线信道的传输基础、5G6G信道传播特性;5G6G调制技术、信道编码技术、信道估计以及均衡技术;大规模MIMO系统原理和信道特征;网络虚拟化SDN、移动边缘计算MEC、资源调度切片网络架构及技术;量子信息论基础及量子通信原理;人工智能与通信、语义通信的架构、基于联邦边缘智能的语义网络感知体系以及智能超表面技术。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通信工程、电子工程和其他相近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1  绪论
  1.1  引言
  1.2  智能媒体通信当前研究进展
    1.2.1  神经网络
    1.2.2  调制方式
    1.2.3  信道估计
    1.2.4  译码算法
    1.2.5  视频通信
  参考文献
2  智能媒体技术
  2.1  引言
    2.1.1  媒体技术的概念
    2.1.2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2.1.3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2.2  超高清技术
    2.2.1  超高清视频技术发展
    2.2.2  超高清视频关键技术
    2.2.3  面向超高清视频技术的 CDN
  2.3  沉浸式媒体
    2.3.1  沉浸式媒体发展历史
    2.3.2  沉浸式媒体技术基础
    2.3.3  沉浸式技术发展及介绍
  2.4  未来媒体技术
    2.4.1  全息影像
    2.4.2  柔性显示
    2.4.3  新一代人工智能
    2.4.4  用户画像
    2.4.5  智能互联汽车
  2.5  超高清视频行业应用分析
    2.5.1  超高清工业镜头
    2.5.2  超高清机器视觉系统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3  媒体信道传输特性
  3.1  引言
  3.2  无线信道传输基础
    3.2.1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3.2.2  恒参信道和变参信道
  3.3  信道衰落特性
    3.3.1  衰落信道的短期统计特性
    3.3.2  平坦性衰落及频率选择性衰落
    3.3.3  多径随参信道的时延扩展与相干带宽
    3.3.4  衰落信道传输模型和同步参数
  3.4  5G\6G愿景与应用场景
    3.4.1  5G通信系统
    3.4.2  6G特性
  3.5  媒体传输信道的特性与需求
    3.5.1  新兴媒体及其传输信道的特性与需求
    3.5.2  5G与6G愿景关键指标
  3.6  数字孪生行业应用分析
  3.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4  无线传输技术
  4.1  引言
  4.2  调制技术
    4.2.1  扩频调制
    4.2.2  OFDM调制
    4.2.3  非正交多址调制
    4.2.4  其他新型调制技术
  4.3  信道编码
    4.3.1  Turbo码
    4.3.2  LDPC码
    4.3.3  Polar码
  4.4  信道估计与均衡技术
    4.4.1  信道估计
    4.4.2  信道均衡
  4.5  极化码行业应用分析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5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5.1  引言
  5.2  大规模MIMO信道模型
    5.2.1  窄带大规模MIMO信道模型
    5.2.2  宽带(OFDM)大规模MIMO信道模型
    5.2.3  毫米波/太赫兹大规模MIMO波束域信道模型
  5.3  大规模 MIMO信道容量分析
    5.3.1  理想信道下大规模MIMO的容量
    5.3.2  大规模MIMO上行链路信道容量
    5.3.3  大规模MIMO下行链路信道容量
    5.3.4  仿真分析
  5.4  大规模MIMO发射端传输原理
    5.4.1  预编码技术
    5.4.2  CSI获取及反馈
  5.5  大规模MIMO接收端设计
    5.5.1  信道估计
    5.5.2  检测技术
  5.6  联邦学习和大规模MIMO技术
  5.7  大规模MIMO应用场景分析
    5.7.1  室外宏覆盖
    5.7.2  高层建筑覆盖
    5.7.3  热点覆盖
    5.7.4  无线回传
  5.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6  媒体资源分配技术
  6.1  引言
  6.2  软件定义网络技术
    6.2.1  SDN技术体系架构
    6.2.2  SDN数据平面
    6.2.3  SDN控制平面
  6.3  移动边缘计算
    6.3.1  MEC的概念
    6.3.2  MEC的应用场景
    6.3.3  MEC的主要挑战
    6.3.4  MEC关键技术
  6.4  网络切片技术及高效资源分配理论
    6.4.1  5G端到端网络切片逻辑架构
    6.4.2  5G边缘切片架构
    6.4.3  5G边缘切片资源分配及优化
    6.4.4  5G核心网络切片架构
    6.4.5  5G核心网络切片资源分配及优化
  6.5  5G切片网络行业应用分析
  6.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7  量子通信
  7.1  引言
  7.2  量子通信基础
    7.2.1  量子系统的基本概念
    7.2.2  量子信息论
    7.2.3  量子通信系统模型
    7.2.4  量子直接通信原理
  7.3  量子信道
    7.3.1  量子信道描述
    7.3.2  典型的量子噪声信道模型
  7.4  量子纠错编码
    7.4.1  纠错9量子位码
    7.4.2  量子纠错编码的一般性质
  7.5  基于光子的量子通信技术
    7.5.1  量子纠缠的性质与测量
    7.5.2  技术实例
  7.6  量子通信的应用
    7.6.1  量子密钥BB84协议
    7.6.2  私有信息检索
    7.6.3  物联网设备安全
    7.6.4  量子卫星通信
  7.7  量子通信行业应用分析
  7.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8  智能媒体通信
  8.1  智能通信展望
  8.2  人工智能与调制理论
    8.2.1  卷积神经网络
    8.2.2  LSTM神经网络
  8.3  人工智能与信道编码
  8.4  人工智能与NOMA
    8.4.1  联邦学习模型
    8.4.2  联邦学习与NOMA传输
  8.5  语义通信
    8.5.1  语义信息
    8.5.2  语义通信系统
    8.5.3  语义感知智能网络体系
  8.6  智能可重构信道通信系统
    8.6.1  IRS通信网络框架
    8.6.2  IRS RMT渐进优化模型
  8.7  语义通信行业应用分析
  8.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