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一本趣味横生的儿童科普书,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述科学家们的惊险探险经历,带领孩子走进科学世界,激发探索兴趣,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好奇心与求知欲。
探索冰川奇迹,启程生命之源之旅。本书将带你走进冰川的神秘王国,感受自然的壮丽诗篇。
内容提要

冰川是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是天然的水塔。在本书中,冰川学家张文敬讲述了1975年和1976年他两次参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时,在青藏高原东南部数万千米行程中的经历和见闻。
房屋一样大的冰川漂砾,悬在半空的“冰豆腐”,密集成林的冰塔,成群的冰笋,冰川消融留下的冰井、冰桥……冰川景观奇异壮观。书中还包含了丰富、有趣的冰川学知识,展现了我国早期冰川科考的艰辛历程。
作者简介
张文敬,四川省旺苍县人,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科学探险协会副主席,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从事冰川与生态地貌和环境研究数十年,先后赴喜马拉雅山、天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西昆仑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横断山、珠穆朗玛峰、托木尔峰、南迦巴瓦峰、雅鲁藏布大峡谷、长江源头等地区科学考察数十次;两次赴北极,四次赴南极科学考察。已发表科学研究论文及科普文章200余篇,出版科研专著和科普图书20余部。其中科普作品曾先后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科普图书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普图书三等奖”、“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图书奖”和“首届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科普图书银奖”,被中国科学院授予“十一五科学传播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被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授予“四川省二十一世纪前十年杰出科普作家”荣誉称号,2014年底被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授予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成立35周年四川省资深科普作家称号。现担任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生螺髻山山地教学科研基地顾问和指导教师。
目录
自序
在珠西沟与豺狗擦肩而过
从末次冰期、新冰期、小冰期到现代冰川
在冰川上遭遇狗熊
白色巨龙大雪崩
精美绝伦的冰溶洞
壮观的冰瀑布
通麦飞鼠
一次“冰川爆发”,高峡出平湖
又一次“冰川爆发”,易贡湖消失
“白色死神”的巢穴
树王“雪当”传奇
从一根花杆看冰川运动
冰川的生命线
雨中营地的山珍美味
冰老鼠
从一截朽木看“雪当冰进”
科考旅途的特色吃住
虫草的故事
冰流四溢的布加雪山
“世外桃源”坡戈冰川
前言

1974年底,我被调到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并被分配到冰川研究室的冰川组。调来不到半年时间,我就有幸参加了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综合科学考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因为名字太长,人们都习惯地简称为“青藏考察”,并将这支科学考察队称为“青藏队”。
在1975年和1976年“青藏队”的两次科学考察中,我和时任“青藏队”冰川组组长的李吉均先生同乘一辆汽车,同住一个营地,行程数万千米,走过了西藏东南部的山山水水。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先后考察了浪卡子县羊卓雍湖源头的枪勇冰川,拉萨河之源嘉黎县的麦地卡古冰盖,易贡藏布江之源的卡加冰川,西藏最大的两条现代冰川之一的卡钦冰川,“西藏的江南”——察隅县的阿扎冰川,曾发现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失事坠落的一架美国运输机残骸的若谷冰川,还有珠西冰川、坡戈冰川……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我在1975年和1976年的科考经历。当时“青藏队”共分四个分队。我所在的昌都分队的科学考察研究活动主要集中在西藏东南部。我们冰川组则将考察重点放在波密县倾多镇的珠西冰川、察隅县的阿扎冰川和丁青县的坡戈冰川,首选冰川是波密县倾多镇附近的珠西冰川。
此外,我要感谢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理解和大力支持,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这本书。我还要感谢所有在我写作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人,包括我的同事、出版社编辑,以及我的读者们,他们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让这本书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