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心理学

九型人格心理学(多一个视角知道得更多)(精)

  • 定价: ¥138
  • ISBN:9787309167207
  • 开 本:16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复旦大学
  • 页数:424页
  • 作者:胡家乐|责编:杨骐
  • 立即节省:
  • 2024-08-01 第1版
  • 2024-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旨在通过心理学的视角与理论,阐述九型人格工具的实际运用技术,是九型人格工具的心理学视角下的研究与学习工具书。
    通过它,可以让更多的人能理解并应用九型人格,找到自己的性格特质,理解他人,改善人际关系。

内容提要

  

    本书为作者长期工作中应用九型人格的经验总结,读者可通过此书了解自我人格特征,行为表现的心理学分析,并掌握对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了解自我,提升人际互动。

作者简介

    胡家乐,1982年生,社会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学领域工作超过20年,创立了心理测评公司和管理咨询公司,为个人和组织提供超20000小时的咨询服务。
    在九型人格心理学的理解和应用上,胡家乐展现出深厚的专业知识,并在人格画像技术方面有独特见解。
    他的工作不仅体现在理论的创新,更在于对理论的实践应用,帮助众多个人和组织实现自我提升。

目录

第1章  人格心理学与九型人格
  第二节  九型人格与心理学
    一、关于人格的六种流派
    二、九型人格心理学
  第二节  九型人格学习工具
    一、人格心理学工具
    二、分类学工具:九柱图模型
    三、测评工具:九型人格自测量表
    四、画像识别工具:乔哈里窗模型
  第三节  人格心理学视角下的九型人格
    一、特质论模型与九型人格
    二、人格形成通道理论与九型人格
    三、九种人格的形成轨迹
  第四节  心理学视野下的九型人格发展史
    一、九柱图之父——葛吉夫(Gurdjieff)
    二、九型人格理论始创者——艾迦索(Ichazo)
    三、九型人格与心理学的结合——纳兰霍(Naranjo)
    四、现代九型人格理论——海伦帕尔默与唐·里索
    五、九型人格心理学——本书的探索
第2章  探索九中人格类型
  第一节  1号人格:完美主义者
    一、公开区:关于l号的你知他也知
    二、盲目区:关于l号的你知我不知
    三、隐秘区:关于l号的我知,他人不知
    四、未知区: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1号内心深处
  第二节  2号人格:助人者
    一、公开区:关于2号的你知他gem
    二、盲目区:关于2号的你知我不知
    三、隐秘区:关于2号的我知,他人不知
    四、未知区: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2号内心深处
  第三节  3号人格:实干者
    一、公开区:关于3号的你知他也知
    二、盲目区:关于3号的你知我不知
    三、隐秘区:关于3号的我知,他人不知
    四、未知区: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3号内心深处
  第四节  4号人格:浪漫主义者
    一、公开区:关于4号的你知他也知
    二、盲目区:关于4号的你知我不知
    三、隐秘区:关于4号的我知,他人不知
    四、未知区: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4号内心深处
  第五节  5号人格:观察者
    一、公开区:关于5号的你知他也知
    二、盲目区:关于5号的你知我不知
    三、隐秘区:关于5号的我知,他人不知
    四、未知区: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5号内心深处
  第六节  6号人格:忠诚者
    一、公开区:关于6号的你知他也知
    二、盲目区:关于6号的你知我不知
    三、隐秘区:关于6号的我知,他人不知
    四、未知区: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6号内心深处
  第七节  7号人格:活跃者
    一、公开区:关于7号的你知他也知
    二、盲目区:关于7号的你知我不知
    三、隐秘区:关于7号的我知,他人不知
    四、未知区: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7号内心深处
  第八节  8号人格:保护者
    一、公开区:关于8号的你知他也知
    二、盲目区:关于8号的你知我不知
    三、隐秘区:关于8号的我知,他人不知
    四、未知区: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8号内心深处
  第九节  9号人格:调停者
    一、公开区:关于9号的你知他也知
    二、盲目区:关于9号的你知我不知
    三、隐秘区:关于9号的我知,他人不知
    四、未知区: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9号内心深处
第3章  人格类型转换与翼型关系
  第一节  九种人格的正向转换
  第二节  九种人格的逆向转换
  第三节  九型人格翼型模型
    一、l和2:做对
    二、2和3:做好
    三、3和4:最佳
    四、4和5:回避
    五、5和6:精算
    六、6和7:试探
    七、7和8:主动
    八、8和9:欲望
    九、9和l:澄清
第4章  九型人格辨析技巧
  第一节  九种人格类型之间的辨析
    一、l号人格与其他人格辨析
    二、2号人格与其他人格辨析
    三、3号人格与其他人格辨析
    四、4号人格与其他人格辨析
    五、5号人格与其他人格辨析
    六、6号人格与其他人格辨析
    七、7号人格与其他人格辨析
    八、8号人格与其他人格辨析
  第二节  辨析的综合视角
第5章  九种人种类型的相处之道
  第一节  与1号完美主义者的相处之道
    一、一般相处:尊重规则
    二、亲密关系:保留例外
    三、亲子相处:玩心引导
    四、职场互动:中规中矩
  第二节  与2号助人者的相处之道
    一、一般相处:赞美认可
    二、亲密关系:关注自我
    三、亲子关系:自我感动
    四、职场互动:守护边界
  第三节  与3号实干者的相处之道
    一、一般相处:认可夸赞
    二、亲密关系:情感表达
    三、亲子关系:守护支持
    四、职场互动:互利共赢
  第四节  与4号浪漫者主义者的相处之道
    一、一般相处:欣赏个性
    二、亲密关系:包容谦和
    三、亲子关系:情绪控制
    四、职场互动:保持空间
  第五节  与5号观察者的相处之道
    一、一般相处:有效社交
    二、亲密关系:陪伴引导
    三、亲子关系:知行合一
    四、职场互动:聚焦主题
  第六节  与6号忠诚者的相处之道
    一、一般相处:诚信可靠
    二、亲密关系:忠诚信赖
    三、亲子关系:淡定勇敢
    四、职场互动:正直如一
  第七节  与7号活跃者的相处之道
    一、一般相处:欣赏接纳
    二、亲密关系:释放内心
    三、亲子关系:张弛有度
    四、职场互动:督导自律
  第八节  与8号保护者的相处之道
    一、一般相处:尊重权威
    二、亲密关系:敞开心扉
    三、亲子关系:春风化雨
    四、职场互动:不卑不亢
  第九节  与9号调停者的相处之道
    一、一般相处:心平气和
    二、亲密关系:点燃激情
    三、亲子关系:循循善诱
    四、职场互动:看重结果
附录1  九型人格自测题(简版)
附录2  名词解释

前言

  

    一、感谢
    非常荣幸您选择了这本书,和我一起走进奇妙的九型人格心理学之旅。
    我是一名专注于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者,自中学起对性格与人格特征的探索就从未停止过。在学术道路上,我有幸能深入研究这一领域,从学习人格心理学理论到应用人格测评的技术,得以管窥心理学之美妙。
    很幸运我的工作和兴趣有着高度契合。自2008年起,我便以管理咨询师和心理咨询师的身份从事着企业管理咨询以及个人心理咨询方面的相关工作。管理咨询让我在宏观的看人方面有了大量的案例与积累,心理咨询则让我更加透彻地从人格的细节中把握每一个人的清晰脉络。
    同时在工作中,我也接触并参与了大量的培训课程,面对企业客户或大量的社会学员,教授心理学知识。我们知道,心理学学科的体系极为庞大,研究的对象、内容极多,理论的观点流派也非常丰富,所以如何选用一套适合市场以及个体学习者的模型与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心理学爱好者以及大众市场,喜欢什么样的内容?哪些理论和模型能够让初学者感受到心理学的魅力?科班出身的心理学工作者眼中的心理学,与大众期望的心理学之间,究竟有没有存在差异?
    在我设计并推广的各类心理学课程中,九型人格相关的课程始终受到热烈追捧。无论是心理学初学者还是热衷的追求者,他们都能在九型人格的学习中找到乐趣。因此,我决定更深入地研究九型人格,举办了500多场相关课程,并收集了大量的人格数据。
    我运营的测评公司也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这些数据为我在五年前成功开发出自己的九型人格测评系统打下了基础。如今,九型人格已经成为我工作和研究的重心,并成为我个人的标签之一。
    我与九型人格并非一见钟情,而是一种长久的接触、认知和欣赏的过程。在一次旅行中,我临时起意,决定系统地整理我的工作资料,其中包括各种版本的讲义、学员反馈、访谈记录等。此刻我才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积累超过了30万份的数据样本,九型人格相关的课程场次也已超过了500场,教学课件与资料也经历了从1.0版到20.0版的迭代。
    这本书就是我对这些资料的整理与提炼,我希望通过它,让更多的人能理解并应用九型人格,找到自己的性格特质,理解他人,改善人际关系。让我们一起踏上这趟奇妙的心理学之旅。
    二、写作中的点滴
    我清晰地记得那是个冬日的上午,我坐在一座宏伟的雪山下,电脑桌面上摆满了各种分类完毕的文档。我凝视着这些数字,内心的声音突然冒了出来:“原来,我在过去的十年中,与九型人格的缘分如此深厚!”
    在那一刻,我内心的另一种声音坚定地跳了出来:“是时候为九型人格写一本书了!”对我而言,九型人格曾是我工作中最得心应手的工具之一,但在那一刻,九型人格从一个无生命的工具模型,转变成了一位伙伴,一位对我而言非常重要和特殊的伙伴。我的第一本书,就应该是关于九型人格的。
    没有任何多余的迟疑,我享受着悠长的假期,有足够的时间,也不受外人打扰,我在当天下午就开始了“写书”。现在当我在写这篇前言时,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然觉得自己的决定充满了冲动。但这种冲动很符合我自己的人格类型,对此感兴趣的读者也许可以猜一下,哪种人格类型会有这样的行为。
    开始写作是相当容易的,因为我有大量的授课经验,有无尽的话想说。仅在第一天的下午,我就已经写下了五六千字。然而,当我在晚上翻阅自己白天写的内容时,我发现我无法接受——写书与讲课毕竟是两回事,一旦转换为文字,平时讲得再生动的内容也会变得黯淡无光。
    我决定写书的冲动消退了,但我对写作的决心并没有动摇。我面临着一些重要的问题:这本书应该是什么样的?我应该写些什么?应该如何制定大纲?带着这些问题,我删除了下午写的内容,犹豫不决,不敢再动手。那个晚上,我想了很多,但仍未找到合理的构思框架。然而,面对漫长的假期,我告诉自己,我还是得写点什么。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我开始了本书第2章的写作,这一章是关于各个人格类型的人格画像描述。这部分内容是我最熟悉的,也是最核心的。无论框架如何调整,这一部分都必须要认真呈现。断断续续,我已经写了6种人格类型的画像,大约有五万多字。在完成部分内容后,这本书的写作正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后续的工作中,我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系统性的写作,所以在接下来的半年里,我进行了一连串的一对一访谈,并将这些访谈内容融入第2章的人格画像中。真实的案例和经验的分析让这一章节变得更加生动。
    之后,我利用一些假期,在第一年内,顺利地完成了关于所有9个人格类型的描述。接下来是第3章的内容,关于人格类型转换关系的部分。这一章的内容也是我非常熟悉的,也是知识系统中必须要涉及的内容,所以在第二年里,我也很顺利地完成了第3章的写作工作。
    三、创作与创新
    之后我陷入了寸步难行的一段时期,复杂的结构和庞杂的构思让我无从下手。我回忆起那个时刻——当我还在为这本书的书名而苦恼时,我的朋友们读过我的初稿后给了我一个闪光的灵感。他们说,我的内容已经远远超越了对九型人格的基本描述,而是融入了大量心理学的知识。这些反馈立刻点醒了我,我是在用心理学解释九型人格!
    多年的心理学教学经验使我不自觉地将大量心理学知识融入九型人格的解析中,用心理学原理解释人格表现的段落在我的书中随处可见。因此,在我写作的第三年,我给这本书取了一个我认为非常适合的名字——《九型人格心理学》,并且附上了我一直以来内心最喜欢的一个标题作为副书名——多一个视角,知道得更多。在我心中,九型人格和其他工具一样平等和重要,都是我们了解自我、观察人格的重要工具,我们完全无需厚此薄彼,捧高踩低任何人格工具。
    我阅读了市场上大量的九型人格书籍,发现大多数都是从人格工具的角度进行描述的,而真正用心理学未解释九型人格的书籍却寥寥无几。因此,我在正文中增加了大量的术语解释,也在附录中增加了名词解释,以便更深入地探讨九型人格的心理学原理。又是一年,我终于完成了本书第l章的完整框架。
    接下来的一年,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我完成了第4章的辨析和第5章的运用部分。整个过程居然历时超过四年,远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在此之后,我又花了近一年的时间进行修订和校对。在此非常感谢此书的编辑们的辛苦协助,让我从预计的20万字写到了40万字。对我而言,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自我实现.但对此书的相关工作人员而言,无疑增加了很多的工作。请接受我的诚挚感谢!
    此书的另一个创新点便是大量的配图与插画。基于现场的授课经验,我发现想把抽象的心理学理论在书本上完整展现出来比想象中难很多,所以在写书的第三年起,我便思考用插画、配图的形式作为表达的补充。
    感谢我的插画伙伴黄慧,和我一遍遍讨论每一段文字的配图插画设计。她算得上是我这本书的第一原始读者了,感谢她对内容的深刻理解和绝妙创意,更幸运的是,通过她精湛的技艺把最贴切的表达呈现给各位读者。毫不夸张地说,这些配图让这本书的灵魂具有了色彩,让或许晦涩的专业文字变得更能深入人心。
    四、留给自己的表达
    这是我首次尝试长篇写作,作为作者,我想稍微行使一下自己的特权,表达一些内心深处的想法。
    每次开始写作,我都会选择暂时放下手头大量工作,远离城市的喧嚣,选择去一个大湖旁的地方进行“闭关”。在那里,我可以全心全意地专注于写作,无需为其他事情分心。如今已经是这个过程的第五个年头,我终于完成了所有的棱对、插图、脚注等一系列工作。
    现在,当我再次坐在大湖旁,五年的回忆如潮水般涌现。每一次的日出日落,每一次的湖面波光,每一次的笔触流转,.都成为我心中最深刻的记忆。这篇前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我的思绪而产生的。
    在我完成书稿的同时,我的孩子出生了。我成为了一名父亲,这个角色,让我有了全新的视野去观察和思考未来的无尽可能性。我也深深地体验到生命的奇妙和未知,这使我更加坚信,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理论的探索,更在于对生命无尽的探索和理解。这种理解时刻提醒我,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人格都有其无可替代的价值和潜力。我在孩子的眼中看到了这种可能性,这也是我在创作这本书时始终坚守的信念,同时,这也是我希望通过这本书向每一位读者传递的信息。
    我深感幸运,我父亲在我写作初稿的时期为我提供了大量的校对帮助,让我可以放心地尽情表达,无需为可能的文字错误而犹豫或担心。对此,我由衷地感激他的付出和支持。
    同时,我也要感谢我的母亲,她在生活和精神上都是我最重要的支持者。她无尽的理解和接纳,使我能够自由地探索和表达我的想法,这对我的书写过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对她的感激之情无法用言语表达。
    我要向我的工作伙伴表示深深的感谢,尤其是与我共事多年的合伙人们:杨鸿、杜筱欧、张益群。你们在我的工作实践中、在专业讨论时,甚至在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给予了我无比的支持和帮助。你们的智慧和专业精神使我受益匪浅,你们的友谊和支持让我在最困难的时刻都感到温暖和力量。你们的存在让我的工作和生活都充满了乐趣和希望。
    我要感谢我的好友时楠,从我萌生写书的想法那一刻起,她就一直在积极与我讨论,为我提供丰富的思路,让我脑海中的思想种子最终能够成长为一棵茁壮的大树。
    我还要再次感谢插画师黄慧,因为她对这本书的贡献是不可或缺的。她的艺术才华和专业能力,使这本书的视觉效果和内容的表达都有了质的提升。
    此外,我还要感谢协助本书出版的各位老师,以及我的学员和朋友们。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是我写作过程中的最大动力,也是我能够完成这本书的关键。
    最后,我要感谢你,亲爱的读者,感谢你选择了这本书,感谢你给我机会传递这个信息。我希望你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启示,感受到生命的无尽可能性,感受到每一个个体的独特性和价值。
    作者:胡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