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内容提要
本书聚焦于清末民初新式学校开设的“修身科”(1904—1922),力图透过修身教育的变迁呈现中国近代教育文化演变的内在脉络和历史图景。本书首先对“修身养性”和“修齐治平”的修身传统进行理论梳理;继而,从教育场域内部考察修身科与现代教育学科的建立、教学文化的转型之间的关系,揭示现代教育的特性;进而,从修身教科书编撰者群体的文化行动、教科书中的伦理谱系、身体操练与现代性身体的生成等侧面考察修身教育与社会文化的互动。这些复杂面向不仅呈现了修身教育的演变历程,同时揭示了“修身”传统在现代文化建构中的命运——延续、消解和再生。
作者简介
王独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心理学硕士、教育学博士,研究领域为中国教育文化史、教科书文化等。代表性学术论文有《意境空间与性情涵养——清末修身教科书插图中的德育内涵》《风景意识与童心的发现:<开明国语课本>对儿童审美主体性的建构》等。
目录
绪言 “修身”与近代教育的历史图景
卅年一觉教育梦
价值、话语与消耗性转换
近代教育图景的不同构面
“修身”之存续与趋别
修身教科书与文化转型
本书的叙述结构
第一章 修道之谓教:作为教育传统的修身
第一节 “修身养性”:作为生活方式的修身
第二节 “修齐治平”:社会生活中的修身
第三节 场域与时间:古代修身教育的实现形式
余韵 清末民初知识阶层的修身意识
第二章 作为文化行动的修身教育
第一节 教育救国理想中的修身教育
第二节 学制中的修身:从中学为体到公民教育
第三节 出版视野下的修身科:修身教科书的编撰与近代文化转型
小结 多面的修身教育
附录
第三章 讲授与作法:课堂内的教化之道
第一节 “教授法”之下的近代修身教育
第二节 如何上课?——修身课的讲授
第三节 知行关系与修身作法
小结 格物致知的变章——课堂讲授与修身之学的张力
第四章 修身与近代身体的生成
第一节 身体的对待:疾病预防与保健养生
第二节 身体的操练:体操与拳术
第三节 从身心涵养到身体塑形
小结 修身、修养与双重身体观
第五章 伦理镜像:修身教育中的道德革命
第一节 “公德-私德”与角色伦理的推扩
第二节 道德失范与对传统伦理的批判
第三节 解放话语下女性、儿童的修身主体性
小结 伦理革命的复杂面向
结语 修身的限度:历史与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我们为什么开展教育?这首先是一个文化的问题。教育活动作为文化传递与创造的核心,本质上呈现为一种文化现象,影响着民族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乃至每一世代的认知图式,扎根于民族的文化处境与经验之中。教育文化研究建立在每个个体发展的基础之上,存在于对社会文化情境的理解之中,是对人们所处的教育生活予以倾听、理解和响应,并对日常教育行为和意义实践活动,以及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教育文化实践的发生与变化做出反应的知识活动。
从这种认识出发,教育文化研究力图突破把文化分为器物、制度和理念三个层面的思维方式,基于不同的视域及语境去考察与探寻教育文化现象的发生发展,从关注宏观转向考察更广泛的基层社会生活与教育变迁,将研究视野下移至更加细致多元的教育文化生活,深入更为细致而多元的活生生的教育生活本身,书写更丰富的细节和实践经验,从而使一个更为广泛或更具整体性的教育文化理解建立在更为多元和更为丰富的经验分析基础上,并使之得到勾勒与呈现。没有细致的、实证性的和个案的深入研究,阐释只能流于空泛。而教育文化研究也致力于打破专精化的学科知识及传统,以更开放的、不断自我反思的精神面对社会问题进行现实意义的寻求。
由此,教育文化研究者在探索、发现教育文化是如何再现、表现和形塑人们的社会生活、身份意识、道德与情感、观念与行动,以及揭示这些教育文化现象在学校教育、公共领域、日常生活和物质文化等方面的实际作用与意义的过程中,运用跨学科的前沿理论视野和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形成解释教育文化现象及存在方式的思想、观念和方法的知识生产活动,拓展教育研究的新领域、新方向与新路径。
“教育文化研究丛书”作为一套别具一格的致力于学术开拓的研究丛书,秉承以上研究宗旨,特别呈现了中国教育文化实践的多元形态与丰富内涵。丛书作为教育研究的一项文化行动,基于丰富的历史与现实的实践经验,以强烈的文化关切与强调文化路向的阐释方式,不仅体现了一种文化主体的自觉,还呈现了在理解与尊重本土教育的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对如何更为适宜地塑造新的自我的深度思考。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教育文化研究丛书”由九部著作构成。
丁钢所著的《可视的教育:一个图像教化传统》,以跨学科的视野和研究方法,透过对历史变迁中日常教育生活与艺术媒介形式之间关系的探究,将中国历史中的教化图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村童与塾师的生活寓言、讲学方式与空间组构、屏风空间及叙事意向、男耕女织与社会道德契约和嵌人生活的对相杂字等研究议题,呈现了一个独具特色而源远流长的中国图像教化传统。教育图像渗透于生活各方面,给人以视觉感受。当它们反映日常生活、文化、思想和情感世界时,成为一种公共性的对话空间及嵌人生活的独具特色的教育方式。本研究为教育文化研究提供了别样的图像诠释与知识生产路径。
周勇所著的《小说与电影中的教育研究》,从对个体及社会影响很大的非学校教育领域的小说与电影人手,从教育文化研究等角度解读鲁迅、沈从文的经典小说,以及侯孝贤、王家卫、陈凯歌的著名电影作品,揭示其中蕴含的现实社会文化背景乃至日常生活中的教育问题,并为教育文化研究和教育社会学等理论研究贴近生活世界提供经验事实基础,拓展与更新教育理论界既有的刻画学校教育的小说与电影研究,为丰富教育文化研究等理论研究的视野与议题提供新的探索路径和范式参照,同时彰显了将电影及小说引入教育研究的学术价值。
葛孝亿所著的《学业:一个中国家族的教育生活史》,基于人类学田野工作和历史研究,主要运用历史文献、口述史与生活史等研究方法,收集了大量与毛氏家族有关的家族文献、地方史料与口述史料(尤其是教育方面的史料),在历史文献与口述史料交叉互证的基础上,讲述了中国南方内陆省份江西省吉安市郊区的一个家族性村落江头毛家村毛氏家族的历史故事,涉及家族的迁徙史、村落的日常生活、家族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活动,以及经由教育带来的家族成员的职业变化、社会地位的升降等,并基于对这些事件的叙述,讨论了教育作为重要的文化动力机制,对家族成员的社会流动及个体生命的影响,以及这种流动对于家族结构特别是社会结构所产生的影响。
司洪昌所著的《中国县域学校分布与空间探析》,从空间视角描述中国基层学校的分布,将其放置于县域之中来描述与解释,尝试重述近代以来学校的空间分布趋向、学校分布内在的微观运行机制,通过具体而微地分析学校与人类聚落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描述了胡焕庸线两侧的县域空间类型及其与学校空间布局的文化关联,也从现实出发,描述了特殊类型县域之海岛、飞地、乡镇、村落之中的学校空间分布,并基于具体情境分析影响学校分布的社会与文化因素,理解学校的空间分布,为教育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空间视野以及政策制定研究的“空间维度”。
吴曼瑜所著的《安身立命:中国传统营造匠人的学习生活研究》,从教育文化研究的视角,以近世营造匠人为样本,切人“工匠”这个在传统中国数量庞大、地位重要但又往往为人所忽视的群体。作者走访苏州香山,拜访香山帮匠人后代,搜寻“样式雷”家族的遗迹,结合碑刻、史志、家谱、族规、实录等史料,并对比明清之际的中国士大夫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知识分子对营造和建筑的不同参与方式,试图用一种“类型学”的方式进入营造匠艺内部,考察营造匠艺的范畴类型,还原中国近世匠人的学习生活。
王独慎所著的《身体、伦理与文化转型:清末民初修身教育的历史图景》,聚焦于清末民初(1904一1922年)新式学校开设的“修身科”,力图透过修身教育的变迁呈现中国近代社会文化演变的内在脉络和历史图景。作者对“修身养性”和“修齐治平”的修身传统进行了理论梳理,继而在教育场域内部考察修身科与现代教育学科的建立、教学文化的转型之间的关系,揭示现代教育的特性;从修身教科书编撰者群体的特征、教科书中伦理谱系的变迁、身体操练与现代性身体的生成等侧面考察修身教育与社会文化的互动。这些不同面向不仅呈现了修身教育的演变历程,同时揭示了“修身”这一文化大传统是如何参与到中国现代文化建构中的。
毛毅静、王纾然所著的《隐约有光:近代上海城市、社会性别与女性职业教育》,将近代女性置于时代和社会嬗变的大背景下,研究新兴的城市公共空间中一群中间阶层女性的求学、就职的心路历程,以“非定向的记传式采访”的口述内容和原始档案还原部分真实历史,并从接受教育和从事职业的女性的主体视角描述女性的受教育过程和职业生涯,以及女性在教育中获得的社会认同和自我实现。同时,该书从妇女史学、文化研究的视野,考察迂回彷徨在闺门与职场内外的一代女性的生存位置与教育立场,为理解教育与女性的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能。
陶阳所著的《生活濡化与知识演进:近代学人的早年学习生活图景》,运用个案深描和群体画像的历史叙事方式,呈现了一代知识分子早年的学习生活,探讨了早年所继承的文化遗产对个体文化生产的影响,涉及家宅和自然空间中的新旧知识和情感、学堂小社会中的师生交往、民间社会的礼仪和风俗,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物件和身体感觉。这些异质性的文化符号和因素构成了个体早年学习生活五彩斑斓的景观,而从中所吸收的认知模式、情感结构、交往方式、文化心理与具身观念,则为个体的学术研究、文艺创作、社会行动、观念形塑等文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滋养。
樊洁所著的《性别图景与家庭想象:家政教育文化的近现代转型》,追溯了前现代中国的家政知识生产实践与性别职能的关系,分别从经济话语、媒介展演、知识体系与家庭观念重塑等多重维度,考察与呈现了近现代家政教育文化的转型过程,以及伴随这一过程的20世纪初中国性别图景与家庭想象的话语建构,阐明了家政教育何以嵌入知识分子寻求现代家国关系与性别职能的全新阐释途径中。本书认为,家政新知识通过为家庭性别角色提供现代性阐释方式实现了对女性职能的重构,家政教育文化的近现代转型与女性在家庭中获得新知识并形成“现代性自我”的过程密不可分,女性也由此成为促进中国社会文化现代嬗变的重要角色。
本丛书的出版得到了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以及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鼎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作为我国第一套教育文化研究丛书,其中的著作选题独特、方法新颖、理论前瞻,而且可读性强,反映了教育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也体现了作者们对于教育文化研究的执著与不懈努力。然而,学无止境,探索依然在路上,诚邀更多志同道合的同人,共同推进教育文化的研究与繁荣。
丁钢
2023年2月于沪上闲云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