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内容提要

跨越上百万年,遍览人类文明发展的绚烂与瑰奇!
翻开本书,你将穿越全球历史长河!从上百万年前到20世纪,从人类起源的非洲大陆到汪洋相隔的大洋洲,这里有再现埃及王后纳芙蒂蒂绝世美颜的胸像,用2000块绿松石碎片拼成的马赛克双头蛇,展现高超青铜冶铸技术的后母戊鼎,奢华的黄金酒杯、象牙装饰板……24个伟大文明的近140件文物,简约细腻的复古画风,生动活泼的叙述语言,带孩子追溯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探寻不同文明的共性与特性,建立全球史观,提升人文素养!
目录
入口
欢迎来到历史博物馆
什么是考古学? 部分历史文物的时间线
一号展馆 非洲
非洲南部 非洲西部 古埃及文明
二号展馆 美洲
奥尔梅克文明 玛雅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
霍普韦尔文明 普埃布洛文明
三号展馆 亚洲
古印度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
古日本文明 古朝鲜文明
四号展馆 欧洲
克尔特人 古希腊文明 古罗马文明 维京人
五号展馆 中东
美索不达米亚 古利凡特文明
古波斯文明 阿拉伯帝国
六号展馆 大洋洲
澳大利亚原住民 美拉尼西亚
波利尼西亚 毛利人
图书馆
索引
策展人
图片来源声明
前言

往往第一眼看去,一件文物的用途和意义并不是很明晰,但是在研究文物的过程中,它通常会成为一扇让我们得以一窥远古时代或遥远异域的窗户。一块普通赭石上面的划痕看上去并不起眼,但那是70000年前人类创作的最早的装饰画;一个普通的木刻面具却是澳大利亚原住民与神灵世界沟通的重要纽带。
充分研究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一套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游戏棋盘和一个展示古埃及面包师工作场景的模型或许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关系,但它们曾经都是陪葬品。
为《历史博物馆》这本书中的文物撰写文字,让我有机会踏上一段穿越古今中外的精彩旅途。我与克尔特人共享宴席,与波斯军队并肩作战,与非洲国王贸易往来,与新西兰原住民共同欣赏石头艺术……我也曾参与建造华丽的庙宇,聆听青铜编钟的曼妙音色,出席各种古老的仪式祭典。现在,我想邀请你一起加入我的旅行。
乔·尼尔森
《历史博物馆》文字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