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内容提要

《小说研究》,其宗旨在于突破小说研究的国别与时代的界限。《小说研究》第二辑,“书海摆渡”是为穿梭于古今中外小说文本之间。同时,本辑汇聚“中外文学研究在全球科技化背景下的新挑战与新方向”笔谈成果,特约小说家毕飞宇谈作为创作与学术的小说,围绕张楚的《云落图》开展有关县城中国的讨论,秉承专业性与对当下的关切,持续吸引对话并提供对话性的平台。
目录
主编的话
理论的“式微”与小说批评的走向 | 朱振武
热点摭谈 “中外文学研究在全球科技化背景下的新挑战与新方向”笔谈
语言文学作为精神文化主权 | 陈众议
文学理论原理研究与文学理论重构 | 聂珍钊
中外文学研究要关注人类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 彭青龙
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外文学研究 | 周敏
立足于现实的文学研究与AI技术的双向互动 | 尚必武
人工智能时代外国文学研究的坚守与突围 | 张帆
特约讲稿
小说如何“大说”:关于小说批评的思考 | 吴笛
小说是一种创作,也是一种学术 | 毕飞宇
说坛纵横
12世纪拜占庭文化世界的“心理还原”——普洛德罗姆斯的《罗丹瑟和多西科勒斯》分析 | 刘建军
网络文学主体的审美视域和话语重塑 | 欧阳友权
名品研究
从仙话到童话——《杜子春》故事在印、中、日三国的流变 | 李小龙
浪荡小说的兴衰——法国18世纪社会危机的文学投射 | 张茜茹
布莱希特的《三毛钱小说》:讽刺书写中的哀其不幸 | 李昌珂
古尔纳小说《海边》中的记忆叙事与伦理蕴涵 | 黄晖
模糊现实的文本——佐多稻子《〈女作家〉》的战争罪责反思逻辑 | 童晓薇
文明下移与道德归约——由清末民初小说家李涵秋看五四时期的思想潜流 | 何亦聪
小说现场 《云落》
主持人语 为云落人民立传 | 张莉
小说家言 为什么是县城,为什么是万樱——关于《云落》的若干闲话 | 张楚
讨论实录 县城中国的“常”与“变”——张楚长篇小说《云落》讨论课实录
新著评介
书海摆渡人——评邱华栋《现代小说佳作100部》 | 肖一之
“往后退上几步”——读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 | 王都
从“继承改良”到“超越雅俗”——评张蕾《传统的踪迹:古典章回小说的现代承继》 | 黄诚
从今文学到新文学:“现代”中国叙事的起点——评朱军《晚清文学儒家乌托邦叙事研究》 | 张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