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石川啄木传》详尽描绘了日本近代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石川啄木的生命轨迹与作品。石川啄木以擅长短歌闻名,这是一种已有千年历史的日本传统诗歌形式。然而,啄木的短歌与传统不同,既不追随常见的季节变迁或爱情主题,也不拘泥于形式的美感,而是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苦闷和时代的变迁。他的诗作不仅体现了个性化的表达,还通过独特的笔触捕捉了现代人复杂的情感,这使得他的作品至今依然具有新鲜感和震撼力。这本传记探讨了啄木复杂的家庭关系,尤其是他与母亲的深厚情感以及与父亲的矛盾相处,揭示了这些个人经历如何影响了啄木的艺术创作与思想发展。
内容提要

石川啄木是最受人喜爱的日本短歌诗人,也是日本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
他是“月光族”,发了工资就去喝酒、买书,以致常常要借钱度日。他在诗中抱怨自己不想上班,甚至会旷工去河边玩耍。他一夜能写出上百首诗,却感叹自己是一个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他迫于生计,任凭庸碌的工作空耗生命与才华,直至贫病交加,英年早逝。
本书作者根据石川啄木的日记、书信、诗文等原始材料,还原了这位天才诗人的一生,展现了他在生活、工作、文学创作中的激情和苦闷,他面对亲情与爱情纠葛的焦虑与矛盾,以及他对快速现代化的日本社会持有的批判意识。无论是他的诗还是他的人生,都承载着复杂、深刻的现代性与人性。
目录
第一章 啄木,现代诗人
第二章 在东京
第三章 身为教师
第四章 放逐北海道
第五章 函馆与札幌
第六章 在小樽
第七章 钏路的冬天
第八章 诗歌还是小说?
第九章 加入《朝日新闻》
第十章 《罗马字日记》
第十一章 啄木与节子的悲哀
第十二章 失败与成功
第十三章 啄木论诗
第十四章 大逆审判
第十五章 最后的日子
第十六章 啄木死后
译后记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众所周知,唐纳德·基恩先生是一名享誉世界的日本文化研究专家,对日本历史、文学都有着极高的造诣。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他长期从事日本近现代文学的研究与翻译工作,却没有为任何一位日本作家单独写过传记,直到2016年这本以石川啄木为主角的传记问世。由此,足见基恩先生对石川啄木的偏爱与推崇。而有幸能将他生前最后一部专著翻译为中文,自然是译者的光荣。
由于本作原文为英语,但又涉及大量日语术语、日本人物及地名,因此我在翻译过程中不得不依靠《啄木日记》(岩波书店《啄木全集》1961年版)的原文来查证、比对。虽然看似因此多了不少麻烦,但却借此机会几乎通读了啄木留存于世的十余年日记,进而对他短暂的人生经历以及文学观有了较深入的理解,更为翻译这部传记提供了极大的助益。此外,在翻译、核对相关文献的日语原文时,还参考了日本新潮社出版的本作日语译本,因此有必要对日语版译者角地幸男先生表示感谢。
需要说明的是,基恩先生在本作中引用了相当多啄木的诗歌原文。我在翻译这些诗时,部分参考了周作人先生的译文,部分则为自译。
最后,衷心希望这部优秀的传记能让读者们不仅了解到石川作为一个人或好或坏的独特经历,更认识到啄木作为一名诗人的伟大与卓越。
沙青青
2025年1月
于上海徐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