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文学理论 > 中国文学研究

那遥远的声音--诗经今读(上中下)

  • 定价: ¥180
  • ISBN:9787569334364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西安交大
  • 页数:432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本书对远古以来,人类最早的精神产品或诗意凝望的《诗经》做现代阐释,本书针对《诗经》纷繁复杂的后世解读,试图就文字本身,寻求某种相对稳定的解读路径。此种路径来自对人性、人情的一贯考察,来自对风俗突变之后可能形成的平衡的坚信,或就是对关于何为美、何为好的廓清与坚守。这种解读根基于惯有的注释训诂,但不依傍于任一家经传体例,而是尽可能圆融各家之说,使其解读既免于望文生义,又能生动还原可能语境与真实语境之下意义的穿插与回望。显然,此种解读又不免本人当下的揣度。事实上,这种现代阐释,在充分调动阅读主体的各种感知器官的同时,应用现代人的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语义学、历史学、哲学、诗学以至美学的可能指涉,尽可能全面地诠释《诗经》的语意密码,带给现代人当下以启示与感悟。

目录

上册
  总序:那遥远的声音
  大序:《诗经》的古典释义与现代阐释
  第一部分 十五国风:众声喧哗及回归于一
    周南
      小序:《关雎》的开宗明义及“永以为好”的可能解读
      《葛覃》:维叶萋萋
      《卷耳》:置彼周行
      《樛木》:福履绥之
      《螽斯》:振振兮
      《桃夭》:宜其室家
      《兔罝》:公侯干城
      《芣苢》:薄言有之
      《汉广》:不可求思
      《汝坟》:惄如调饥
      《麟之趾》:于嗟麟兮
    召南
      《鹊巢》:百两御之
      《采蘩》:公侯之事
      《草虫》:忧心忡忡
      《采蘋》:于彼行潦
      《甘棠》:召伯所茇
      《行露》:谓行多露
      《羔羊》:委蛇委蛇
      《殷其雷》:莫敢或遑
      《摽有梅》:迨其吉兮
      《小星》:夙夜在公
      《江有汜》:其后也悔
      《野有死麕》:吉士诱之
      《何彼秾矣》:王姬之车
      《驺虞》:于嗟乎驺虞
    邶风
      《柏舟》:如有隐忧
      《绿衣》:曷维其已
      《燕燕》:远送于野
      《日月》:逝不古处
      《终风》:中心是悼
      《击鼓》:我独南行
      《凯风》:母氏劬劳
      《雄雉》:自诒伊阻
      《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
      《谷风》:不宜有怒
      《式微》:胡为乎中露
      《旄丘》:何多日也
……
中册
下册

前言

  

    《诗经》的古典释义与现代阐释
    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有言:“每种艺术都用一种媒介,都有一个规范,驾驭媒介和迁就规范在起始时都有若干困难。但是艺术的乐趣就在于征服这种困难之外还有余裕,还能带几分游戏态度任意纵横挥扫,使作品显得异趣横生。这是由限制中争得的自由,由规则中溢出的生气,艺术使人留恋的也就在此。”
    面对《诗经》,我感兴趣的是:
    一、《诗经》的限制与规范是如何形成的?它又是如何在此种限制中争得自由?
    二、《诗经》的自由与生气存在于哪里?即它是如何由规则中溢出生气的?
    显然,面对第一个层面的问题,我们需通过《诗经》的古典释义老老实实进行解答。看看《诗经》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究竟要表达什么,又是怎样表达的,它在形式的束手束脚中,是如何让意义旁逸,以致后世解诗者总无由叹出“诗无达诂”的强烈感慨。
    当然,面对《诗经》丰富浩繁的解经史,我们在仓皇喟叹的同时,不能不思考它于我们当下的意义。或者说,在今日语境下,我们该如何勃发它的生机?所谓经典,毕竟不存在于它久经风雨的过去。无论它曾经是怎样的激越昂扬,振聋发聩,我们也无法复制它所存活的任何一个当下。我们所能做的,就只能是老老实实,以我们今日之心去揣度它。通过此种揣度、阅读或对话,我们在打通时空的同时,更冀望它指导我们当下的阅读与生活。这即为《诗经》的当下意义,或我们有可能对它进行的现代阐释。
    就此,我的古典释义部分,是按照《诗经》的自然框架,以“风、雅、颂”为中心,秉承“赋、比、兴”传统,依次对《诗经》三百篇进行解读。这种解读基于惯有的注释训诂,但不依傍于任何一家的经传体例,是尽可能圆融各家之说,使解读既免于望文生义,又能生动还原其可能语境与真实语境之下意义的穿插与回望。显然,此种解读又难免为自己的当下揣度。事实上,这种现代阐释,在充分调动阅读主体的各种感知器官的同时,正是应用现代人的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语义学、历史学、哲学、诗学以及美学的可能指涉、方法,尽可能全面地诠释《诗经》的语义密码,以带给现代人当下的启示与感悟。说到底,经典的现代阐释,正存在于对其进行每一个古典释义的当下。
    同时,为了便于阅读,在不打乱阅读节奏与阅读情兴的前提下,我会在正文中适当标识一些古典释义部分。就像我们与书中人物相遇,我们让他自己出来说话。但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的整个阅读,都是整体沉浸的,是全身心地投入、思考、感知、聆听、叩问、作答,是思绪与情境的高度契合。感知世事纷纷扰扰,心境无限澄明。起初是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然后就听到书中人物的召唤,感知他的世界,与他亲切交谈。回应他的每一点悸动,在不同时空穿梭徐行,亦与不同时空的自己相遇。感知自己的深心恐惧,慢慢安抚激励自己。人类精神的宏阔与辽远,由此尽显。我们义无反顾前行,在最寥廓的场域,我们彼此倾心。我们絮絮叨叨,说尽寂寞。就像那遥远的声音,我们已经听到。